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先点击“关注”一下,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丰富的参与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她就是太把男人看得重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在作祟!”
这句话是乔冠华的女儿对母亲为父亲守寡长达25年的评价。
令人难以想象,作为著名外交官乔冠华与夫人的女儿,竟然会对母亲那种痴情守候感到无奈和不满,仿佛是在对母亲“恨铁不成钢”。
更让人费解的是,章含之为乔冠华守寡25年,但临终时却特意交代女儿,自己不愿与乔冠华合葬。
那么,这段关于乔冠华与章含之的爱情故事,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让我们继续往下探究。
提起乔冠华,可能不少人还觉得陌生,但这张著名照片《乔的笑》,你肯定见过。
1971年10月25日,中国以压倒性票数重返联合国安理会时,正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当场仰头开怀大笑,这一画面被摄像机精准捕捉,迅速登上全球媒体头条。人们称他的笑声“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也因此,乔冠华“一笑成名”。
但今天我们不是讲乔冠华为何开怀大笑,而是他的妻子——章含之,一个才女兼悲剧人物,堪比莎士比亚剧中的女性角色。
用现代话来说,章含之绝对是个“恋爱脑”,而她的恋爱执念,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曲折复杂的原生家庭。
章含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的母亲谈雪卿是上海滩名声赫赫的交际花,父亲是军二代,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小姐生活,但命运却远非如此顺遂。
谈雪卿最初只是上海永安公司康克令钢笔专卖柜的一名售货员,凭借出众气质和美貌,她很快成为民国上海的“网红”,被誉为“康克令西施”。
由于卖的是高档钢笔,她很容易接触到上流社会人物,不久便结识了军阀陈调元之子陈度,两人未婚先孕,生下了章含之。
这里特别强调“可怜”,是因为陈调元早已有家室,谈雪卿只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情人。她原本想凭肚子里的孩子获得合法地位,但生的却是女儿,没有底气坚持。
陈调元让她做妾,谈雪卿坚决拒绝,最终两人彻底决裂。即使女儿还未断奶,谈雪卿也狠心将孩子送给帮她打官司的章士钊抚养,孩子便随养父姓,取名章含之。
章士钊虽是革命元老,但常年奔波,少有时间陪伴,便把章含之交给无子女的二太太溪夫人抚养。
然而,这位二太太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整天抽烟喝酒,泡在麻将馆,一打就是一整天,对章含之缺乏关心。
因此,虽然章含之物质生活无忧,接受良好教育,却极度缺乏父母的情感陪伴,内心孤独寂寞,常独自发呆,内心的空虚为她后来的“恋爱脑”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章含之十八岁成人那年,一名自称同母异父哥哥的男子突然找到了她,告诉了她真实的身世。
得知生母和亲生父亲另有其人的真相,章含之感到一丝欣慰,终于找到解释自己十八年来被忽视的原因。
但更多的是被欺骗的委屈和愤怒,她责怪养父母隐瞒了她的身世,剥夺了她回归亲生家庭的机会。
她决心回到生母身边,认为生母当年放弃她是生活所迫,如今主动认亲,或许能重新获得母爱。
然而,她的想法遭遇阻拦,养父章士钊无奈吐露真相。
原来,谈雪卿当年并非因生活困难抛弃孩子。她与陈调元官司胜诉,获得巨额抚养费,完全能供养孩子长大。
但谈雪卿对女儿毫无感情,只把孩子当作争取利益的工具,钱到手后便不管孩子了。
章士钊出于同情才收养了这个孤苦女孩。
以谈雪卿这种冷漠无情的性格,十八年后忽然主动认亲,更多是为了让女儿尽孝,而非真正的母爱。
得知真相的章含之顿时心如刀割,亲情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她不得不把对爱的期待转向爱情。
十四岁那年,章含之在学校舞会上第一次遇见风度翩翩的洪军彦,立刻被他吸引。
洪军彦不仅英俊,知识渊博且家境优越,是学校里人人仰慕的对象。
章含之勇敢地写信表白,洪军彦也欣赏她的才情和美貌,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约定大学毕业即结婚。
但漫长的八年等待,渐渐让感情变得脆弱。
1957年,两人终于结婚,但感情已经悄然转变。婚后仅一个月,他们被分别下放到不同地方劳动,异地分居整整一年,只能靠书信维系感情。
然而,距离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日渐冷淡,尽管章含之拼尽全力挽回,洪军彦却逐渐疏远她。
第四年女儿洪晃出生,本以为能挽救婚姻,没想到丈夫却曝出婚外情,这对章含之无异于晴天霹雳。
十多年的感情竟换来背叛,她痛苦万分。
普通人遇此事早已离婚,然而章含之却不甘心,继续努力挽留,直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主席听取会谈汇报时,章含之作为毛主席的英语老师参与其中。
谁料毛主席突然转话题,半开玩笑地责问她为何不早点解放自己,明知丈夫已有外遇却迟迟不离婚。
这番话如雷贯耳,章含之羞愧难当,在毛主席的鼓励下,终于下定决心结束失败婚姻。
离婚后,毛主席还特意送来金日成赠送的大红苹果,祝贺她“解放”自己。
在周围人的支持下,章含之逐渐走出阴霾,迎接新生活。此时,她还未曾料到,毛主席的鼓励同样给予了丧妻未愈的乔冠华力量。
两人的第一次相遇,远比想象中简单。1967年,两人恰好在胡同对面一家小文具店购物,乔冠华独特的气质立刻吸引了章含之。
虽只是点头之交,双方都记住了对方的模样,但并无进一步交集。
直到1971年章含之调入外交部任英语翻译,才与乔冠华开始工作上的接触。
章含之的才华与高傲气质渐渐吸引了乔冠华,而她对这位外交明星也充满敬意,起初并无情感方面的想法。
毕竟两人年龄相差二十二岁,乔冠华足以做她父亲,她始终把他视为长辈。
更何况,乔冠华的亡妻龚澎,是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和女发言人,外交部首任新闻司司长,二人被誉为“天生丽质双飞燕”,可谓强强联手。
龚澎因工作劳累过度,早逝,给乔冠华带来极大打击。
章含之的出现,为乔冠华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很快向她表白,展开追求。
缺爱的章含之被深情打动,毅然决然地不顾世俗眼光,选择了乔冠华。
然而这段感情遭遇巨大阻力,主要来自双方子女。
章含之的女儿洪晃支持母亲新恋情,喜欢乔冠华;但乔冠华的子女却强烈反对。
他们无法接受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就有新欢,更因为乔冠华悄然处理了亡妻龚澎的遗物,感情破裂,一度与父亲断绝关系,甚至在章含之与乔冠华结婚后搬离家中。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章含之一度崩溃,提出分手。乔冠华则伤心欲绝,醉倒在家,嘴里不断念着章含之的名字。
此后,章含之对乔冠华死心塌地,两人携手度过风雨,感情深厚。
可惜好景不长,二人共度时光不足十年,乔冠华年仅七十岁便猝然离世。
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悲痛欲绝,始终难以释怀。她认为只有在乔冠华身边,她才体会到真正的爱,于是决定守寡终身,从未再寻他人。
对于母亲的执念,女儿洪晃认为,母亲还是太把男人当回事了,内心深处根植着男尊女卑的观念,所以最终才会为了一个男人甘愿自我牺牲。
然而,直到临终,章含之似乎才有所醒悟,留下遗言:
“我想回到那个最容易、最平静的地方,不是乔冠华身边,而是父亲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