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影视行业,很多业内人士都显得愈发悲观。时代瞬息万变,娱乐方式也随之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观众们对传统影院的热情已大不如前,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冷清。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似乎就能让一个行业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电视剧的情况看似略好于电影,实际上也陷入了窘迫的境地。各大平台为了自保,忙不迭地推出一系列“预制热门剧”,企图借此诞生一部现象级作品,挽救现状。然而,市场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水剧”,所谓的“水剧”,指的就是那种通过数据恶搞,声称能吸引大量观众,实际观看人数却寥寥无几的作品。这种现象让许多观察者感慨,仿佛又回到了报纸不再受欢迎、电视台逐渐失势的那个时期,时代在变,行业的未来让人忧虑,许多人开始担心电视剧会步入报纸和电视台的后尘,走向没落的深渊。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观众的耐心显然已不如往昔。为了解决过于拖沓、冗长的剧情问题,业内人士呼吁将剧情进一步精简,以迎合观众快速消费的习惯。与此同时,观众面临的娱乐选择日益丰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诸如游戏(例如《黑神话:悟空》)、密室逃脱和剧本杀等多样化的娱乐途径,因而几乎无人会空余时间去细细品味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聚集在一起的朋友们更愿意选择更为轻松的娱乐方式。
短视频的盛行更是让不少观众陷入时间的漩涡,十几秒的小段子让观看者愈发难以静下心来。一些人即便是看电影和电视剧,也多半只是浏览片段和解说,根本不愿花时间去观看完整内容。再加上如今舆论的泛滥,每部作品一经推出,皆能引起轩然大波,正面评价与负面评论交错,像《临江仙》便同时遭遇口水战,让观众在何去何从中感到无所适从,最终选择了不看,省去烦恼。
在作品创作方面,许多剧集缺乏新意,或者过于“作妖”。古装剧的套路早已被固化,不是仙侠虐恋就是重生逆袭,尽管一再重演,但创新的热情仿佛逐渐消失,鲜有能引起轰动的作品。而反观电影,尝试创新的作品也常常失之于过于“疯狂”,比如《负负得正》的“情绪流”,或者《从21世纪安全撤离》的“癫”风格,观众已经不愿再为这种偏离常规的创作埋单,票房惨淡也就在所难免。
再者,电影的营销手段也让人感到疲惫。为了一部影片的宣传,四处招募大V和影评人,将影片抬高到难以捉摸的高度,然而观众一旦发现电影与宣传的“天花乱坠”差距甚远,下次再见到类似的广告效应,大多数都会选择避而远之。长此以往,这种情况不仅令观众对整个行业的信心减退,也让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也沦为冷门。
此外,一些热门题材的审核也愈发严格,宫斗、穿越、鬼怪等主题逐渐被禁。创作者们在追求创意的同时,也不得不担忧这些想法能否得到审批,造成不少人逐渐失去了创作热情。更为严重的是,资本的关注不断转向短剧领域,微短剧凭借其几分钟一集的形式,既不让观众感到疲惫,也能迅速回本,势必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在这复杂而动荡的行业中,外界所感知到的现象仅仅是冰山一角,真正经历这些变革的业内人士更能深刻体会到行业的震荡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