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颁奖典礼上,24岁的易烊千玺手握着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的奖杯,想必没有人对这一刻提出异议吧!如今的他,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荣耀,甚至可以赢得更多的奖项。
这位从偶像歌手华丽转身为演员的年轻人,这些年来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角色。这一次,他在电影《小小的我》中,饰演了一位脑瘫少年刘春和,成功打破了外界对他的所有固有印象。
在影片中,他的身形不够挺拔,嘴角的歪斜,口音的含糊……这些都令人心痛不已。但是,他并不喜欢让人可怜和同情,其眼神中透露出的倔强无所遁形。面对这个角色的困境人生,易烊千玺将自己彻底拆解,重新塑造成了另一个人。
在领奖时,他提及团队在接演时的沈默:“他们知道如果我无法掌握这个角色,会面临怎样的后果。”确实,演得好当然是好事,但演不好也是不容小觑的,毕竟这是一次全新的身份体验。
不过,他依然希望能够全力以赴地呈现这个角色的人生。他的初心让他的选择显得格外珍贵。在当下流量演员纷纷选择安全角色的时刻,易烊千玺却果敢地迎接了这块硬骨头。
他提前半年观察脑瘫患者的生活,在片场不断训练不稳定的步态,甚至为了能准确地表达一段含糊的台词,练到喉咙都哑了。拍摄结束后,他的身体语言仍未完全适应,甚至在无意中会抬起或下垂手腕。
这种近乎自虐的投入,体现了他对表演最朴素的理解:“宁愿犯错,也不想变得无聊。”虽然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如今的年轻演员中,难免会有一些人选择避重就轻,或者只顾赚钱而接戏。他们害怕犯错,因此在甜宠剧中重复那些简单的微笑。
而剧本创作者和拍摄者同样担心市场的接受和失败,便用套路去复制他人的成功。但是易烊千玺偏偏要做那个“敢于犯错”的先锋。
从《少年的你》中狂野的小北,到《长津湖》中成长战士伍万里,再到现在颠覆形象的刘春和,他不断挑战各种“冷门”的角色,每一次都在冒险,时刻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把每个角色视为新挑战。
在获奖感言中,他呼吁观众给予包容,其实也是在为所有诚意创作者发声。当一个演员愿意卸下偶像的光环,在镜头前展示自己“不堪和真实”的一面,这份勇气本身就值得被敬重。
正如他所说,导演是现场的首位观众,而观众的宽容则是创作者继续前行的勇气。24岁的易烊千玺已经明白:“演员的生命力,从来不在完美之中,而是在那些勇于犯错的孤勇里。”这份清醒与热忱,价值远超过任何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