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胡歌肖战或将首次同框”的消息在热搜榜上留下身影整整一天,人们才恍若醍醐灌顶:在《琅琊榜》之后,国产古装剧终于迎来了一个能够被称为“王炸”的阵容——历史正剧《风禾尽起张居正》。若这一传闻最终实现,这将不仅是两位顶流的同台盛况,更是一场跨越了十六年的历史对话,连接着两代“郭靖”。
自2015年《琅琊榜》以来,胡歌真正意义上再度踏足古装权谋剧的舞台。十年间光阴荏苒,他选择以明朝改革家张居正的身份重回历史舞台。这个角色较梅长苏更为犀利:通过一条鞭法、一项考成法和对土地的清丈,每一步都在撼动整个帝国既得利益的根基;相较于梅长苏,他的形象则更为复杂:专权、贪墨、排除异己,历史对他的评价也一直存在两极分化。对于胡歌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挑战演技的深水区,更是一次对“去偶像化”的再一次证明。
与胡歌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肖战的参与更像一剂“破局”的良方。在刚刚完成《藏海传》中古装男主试炼的他,被传将以“特邀主演”的身份加盟这个剧集。所谓特邀,有可能只是戏份不多的光鲜配角,也能够是贯穿全剧的重要叙事视角——无论是少年万历、青年张嗣修,还是虚构的锦衣卫眼线,都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对于肖战而言,与胡歌、陈道明、辛柏青同台,标志着他在“去流量化”之路上的进一步升华;对剧组而言,利用这些顶尖热度吸引年轻观众,无疑是拿捏人心的最佳筹码。
《风禾尽起张居正》取材于熊召政的同名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原著以120万字描绘了张居正从“摄政首辅”到“身死族灭”的十年风云。影视化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历史真实性”与“戏剧爽感”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从已释出的信息来看,剧方采用了“双男主”的重构形式:胡歌饰演的张居正,将展现庙堂之上的决策果断与孤独挣扎;而肖战的角色(或为青年万历,或为虚构的见证者)则为观众提供代入的视角,通过成长与对抗来缓解历史的沉重感。这种“老少交替”的结构,既保持了正剧的深度,又不乏市场的敏锐度。
这类组合的上一次出现是在2017年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然而,当时缺乏真正的“流量担当”,因而未能兼得热度与口碑。《风禾尽起张居正》显然意在弥补这一遗憾。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消息传出后,双方粉丝的第一反应并非“控评”,而是一致呼吁“非官宣不约”。这种罕见的理性,背后是流量时代粉丝经济的演变——相较于盲目追捧,他们更为忧虑“捧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