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里任帅演的老丁,那可是妥妥的男二号。但他跟江德福比起来,那日子过得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江德福这辈子,婚姻顺顺当当,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老丁呢,就像喝了一辈子苦药,干啥啥不顺,咋就那么难呢?他这辈子前后有两任老婆,头一个是老家的王秀娥,第二个是江德福的妹妹江德华。
要说江德华和王秀娥,那真是一路人。都是那个年代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妇女,爱好也差不多,凑到一块儿就爱说点东家长西家短。当年在炮校的时候,俩人刚见面就投缘,经常蹲在墙根儿底下唠嗑,那热乎劲儿,简直和亲姐妹没啥两样。
可老丁不一样,他肚子里有点墨水,算是个文化人。这辈子最大的念想,就是找个像安杰那样有文化的女人当老婆,能跟他聊到一块儿去,说说书本里的事儿。可惜啊,这愿望到死都没实现。头一个老婆王秀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的,还是他远房表姐。后来跟江德福成了邻居,看着人家安杰又漂亮又有文化,说话轻声细语的,再瞅瞅自己家王秀娥,老丁心里更憋屈了。他想要的是能聊心事的伴侣,可又不能对王秀娥和孩子不管不顾,那些年过得别提多拧巴了,心里头跟堵了块石头似的。
后来王秀娥难产没了,老丁想再找个媳妇,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娶了江德华 —— 跟王秀娥差不多的农村妇女。其实老丁也不爱江德华,当初点头娶她,一半是听了小儿子丁四样的劝,一半是现实逼得没办法。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婚后老丁跟江德华过得还不赖,比跟王秀娥那会儿强多了。
他跟江德华总爱拌嘴,你一句我一句的,可嘴角常带着笑;到老了还劝江德华别总帮儿子们带孩子,语气里全是关心。都是差不多的农村妇女,为啥老丁对江德华更上心呢?
头一个原因,可能是王秀娥是 “强塞” 给他的。当年那是封建包办婚姻,老丁自己压根不愿意,心里本来就抵触。虽说王秀娥能干,在老家伺候公婆、生儿育女,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老丁于情于理都不能丢下她,但感情上实在热不起来,更多的是责任,顶多算亲情。就像你妈硬塞给你一件不喜欢的衣服,穿着再舒服,心里也不待见。
江德华就不一样了,虽说也是农村妇女,但娶她是老丁自己点头的。俩人过日子总爱拌嘴,你一句我一句的,吵着吵着老丁倒觉得江德华挺有意思,像个活宝,慢慢就有感情了。这就跟你自己挑的衣服似的,就算有点小毛病,也觉得穿着舒坦。
再者,江德华常年跟安杰住一块儿,早不是刚进城时那副粗鲁样了。安杰爱干净、讲规矩,江德华天天看着,也学了不少,变得文明了不少。嫁给老丁后,她身上那点 “城里味儿” 总给老丁惊喜 —— 原来这女人不光能干,还挺招人喜欢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说话也比以前讲究了。这就好比一块璞玉,经过打磨后,慢慢露出了温润的光泽,让人不得不喜欢。
还有一点,王秀娥在的时候,老丁正年轻,心气儿高,一门心思羡慕江德福的好日子,总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如意,看王秀娥哪儿都不顺眼,她说话大声点觉得吵,做事粗糙点觉得烦。那时候的老丁,就像个怀揣着五彩泡泡梦的年轻人,总觉得现实配不上自己的理想。等娶了江德华,老丁年纪也大了,折腾不动了,慢慢明白日子不是靠幻想过的,实实在在才最重要。江德华虽然没文化,但实在、直爽,有啥说啥,跟她过日子不用藏着掖着,老丁反倒觉得踏实,心里头敞亮。这就像年轻时总想吃山珍海味,年纪大了才发现,粗茶淡饭更养人。
你看,人啊,不同阶段想要的不一样。年轻时总想着风花雪月,老了才懂得柴米油盐的可贵。江德华正好赶上老丁想通的年纪,加上俩人是自己磨合出来的感情,自然比跟王秀娥那时候热乎多了。说到底,感情这东西,还得看缘分和时机,时机对了,啥都顺了。就像老丁和江德华,虽然不是老丁最初梦想的模样,却在合适的时间里,成为了彼此最温暖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