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奔跑吧13》收官节目,我一开始的感受就跟大晚上闺蜜强行拉着我去看恐怖片似的,一只手捂着眼睛在那尖叫,可另一只手却忍不住截图。
那种感觉,既紧张又好玩,还夹杂着一丝「不敢看」的刺激感,它压根儿就是直接把「被逼着」以及「逼迫别人」的场景展现出来,大大方方地把尴尬、痛苦和窘迫都剪辑到画面里,反倒让人大笑不止,直拍大腿。
先讲讲让我深深着迷的一幕:指压板跑步机,张真源起初试踩时两秒便弹开,可正式比赛却自己主动提议跑最后一棒。
镜头给了他龇牙咧嘴的特写,我一边好似自己脚趾真疼般,一边忍不住大笑起来。
那「明知道会疼却一定要上」的狠劲和我们熬夜赶DDL时,一边骂老板一边敲键盘的自己如出一辙。
接着范丞丞将「逼人」玩出了新高度,他凭借临时导演的权力,强行把姚译添按到指压板上,还鼓动全场人围观。
姚PD脸上显现出想下班的神情,身体却乖乖被李晨和宋雨琦架了上去。
那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打工人别相互为难,可紧接着全场都笑了,我马上又觉得:这分明是给观众的福利!
有意思虽然是有意思,我仔细瞧发觉,节目将「社死」化作了社交通货,张真源磕头扇蜡烛之时,偶像包袱全然不见,而弹幕却全是刷「弟弟好猛。
原来在2025年,敢于当众出丑才是最厉害的「运营」.
这与我们发朋友圈特意晒素颜、晒失误是相同的:先自己调侃,而后被夸真实,流量密码便这般抓住了。
收官像大型团建:有分工也有暗较劲整个收官过程就如同一场大规模的团队建设活动。
老MC李晨与郑恺负责维持稳定的局面,沙溢、周深、白鹿负责制造欢乐氛围,张真源和范丞丞则把「全身心投入」和「制造热闹」展现到了极致。
那分工清晰得就跟我们公司的年会情形一样:有的充当背景板,有的担任气氛组,有的不得不展示才艺,而观众就坐在台下嗑着瓜子,一边品评一边看热闹。
别着急马上夸赞所谓的「团队精神」,我反而察觉到一个很微妙的较量,在指压板那个环节,张真源选了最后一棒,郑恺在前面的神情明显愣了半秒;范丞丞让姚译添增设加时赛时,李晨在一旁一个劲地推动事情发展。
这些小小的「暗流」反而给节目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谁说好朋友之间就没有暗暗较劲,看谁更能坚持到最后?我们女生宿舍抢最后一根烤肠的时候,也是这副样子。
不追完美人设,崩得越真实越圈粉可我满心欢喜地把剪辑好的片段发给闺蜜,她却泼了一盆冷水,说:「你不觉得姚译添被整得太惨了吗?为了节目效果糟蹋导演,迟早会出问题。」
我愣了一下,又回头去看那个片段,姚PD被围在指压板上的那一声惨叫,确实透着几分真实的疼痛。
节目组为了上热搜,硬是把这种折磨包装成梗,跟老板在年会上逼我喝交杯酒没什么两样。
我不禁开始琢磨,这场成名,是不是建立在打工人的血泪之上。
转念又思量,范丞丞自己也跳进泥潭、被墨汁水枪喷,甚至主动增添惩罚,呈现出「要出丑大家一块出」的态势。
这使我联想到一个词语:对等社死。
当所有人都下水,难堪便不再是霸凌,而化作一场合谋的狂欢,恰似闺蜜群集体发丑照,单独一个是黑历史,放到一块儿就成为了团魂认证。
当然招式用多了会没用,这一季张真源从不自在到太放纵用了十二期,下一季还能怎样突破?难道真要拼命去做?范丞丞的显眼包人设若每次都靠折腾PD,观众迟早看腻,如同我再爱吃辣条,连续猛吃三包也会被呛得难受。
所以我给这期收官打八分:五分给笑点,三分给真疼,剩下一分留给下一季的悬念。
毕竟谁能拒绝看一群帅哥美女在泥潭里互相伤害的修罗场呢?
姐妹们告诉我,你觉得这种「被逼」和「逼人」的套路还能再玩几季不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