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白玉兰奖的盛大揭晓。常年被批评总是大水泛滥的“沪玉兰”这次,似乎有点向飞天奖看齐的倾向。每个奖项的得主似乎都在稳妥中取得,没有悬念,颁奖典礼一片和谐,所有人都感到高兴而满足。
就像最佳男配角奖,聂远、郭晓东、林更新、富大龙等知名演员纷纷失利,最终蒋奇明凭借后起之秀的身份一举摘得这一奖项,这个结果几乎是铁板钉钉。他在年轻一代中极为难得,完全凭借扎实的演技一步步突破,从不依赖流量,而是靠作品积累逐渐为大众熟知。
五年前,蒋奇明还在社交媒体上求职,形势颇为堪忧。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既没有知名度,也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毫无保障。然而,在无声的沉寂中,他逆袭而来,凭借如《哑巴傅卫军》中的精准演绎,逐渐打破了外界的偏见,证明了自己。尽管戏份不多,但每一帧都十分有分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演技才是演员最强的武器,浮华的数字榜单终究只是表象,只有角色的扎实和立住,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最佳女配角奖,最终花落蒋欣。这位被许多人称为“遗珠”的演员,外形亮眼,气质出众,仿佛一出生就注定会捧走所有奖项。可是,翻开她的履历,却发现奖项并不多,甚至比刘琳还要寂寞。虽然她曾饰演过华妃、樊胜美等角色,都堪称经典,但最让人铭记的,还是她在《欢乐颂》中饰演的宋莹。她那明媚的笑容和如火如荼的性格,虽然出自新疆,却能完美演绎江南女性的巧妙与机智。这一角色简直是她的巅峰之作,若再没有奖项,她的演艺生涯几乎可以说是不完整的。
白玉兰奖也相当识趣,顺应了大众的期望,避免了过多的争议。如果偏偏不给蒋欣这个奖项,恐怕会激起网友的强烈反感,甚至引发一场舆论风暴。
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视后奖的揭晓时,宋佳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摘得了这一奖项。这个奖项自一开始就不断充满插曲,评委特意强调要提拔新人,杨紫和刘亦菲两位大牌明星一度抱有强烈的希望。特别是刘亦菲,她甚至在颁奖前一天放弃了LV大秀的行程,为的就是在提名晚宴上占得一席之地。她自信满满,认为奖项几乎已经是手到擒来的事,结果却被一些流量效应利用,一波又一波地上演着“狼来了”的戏码。
然而,刘亦菲的反应也相当硬气,她直接放弃了提名晚宴,宁愿选择远离那些游戏规则,显得尤为坚决。而与之相比,像闫妮这样经历了多次提名的老演员,则显得更加泰然自若。尽管已经是第七次提名,她依然乐呵呵地表示:“我很高兴。”她的平和心态,显示出多年打拼的从容。值得一提的是,在典礼前,某些权威媒体还放出了“闫妮获奖”的预告,让不少吃瓜群众信以为真,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她的情绪。直到宋佳被宣布获奖时,闫妮从后排递上了一枝棉花枝,脸上洋溢着从容的笑意,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作为一位资深演员,闫妮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内心,她知道,能走到今天并非一朝一夕,每位竞争者都不容易。大家在这片竞争激烈的舞台上都经历了同样的努力,无论最终谁站在领奖台上,都会是值得尊敬的。
在视帝奖项的争夺中,同样是“神仙打架”的局面。王骁凭借《凡人歌》中的演技表现,展现出了一种真实细腻的情感流露,完全融入到角色中,仿佛生活本身就是他演技的来源。他在戏中的表现沉稳而克制,情感的释放恰到好处,让人看不出任何刻意的痕迹。
王宝强在《棋士》中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虽然多年后再度回归电视剧,他的演技依旧不容小觑。饰演一个游走在正邪之间的复杂人物,王宝强赋予了角色丰富的层次感,他的表演十分精彩。
而于和伟凭借《我是刑警》,也有了不小的突破。剧集播出时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口碑和收视双双突破,成为了当年最热的电视剧之一。于和伟凭借对基层警察角色的精准把握,将人物的血性和气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年年大热的候选人,似乎早该获奖。
张若昀的《庆余年2》由于题材的关系,竞争力大大减弱,尽管他的表演不差,但距离获奖依旧有一段距离。
最终,视帝的奖项颁给了靳东,他凭借在《西北岁月》中的出色演技一举夺得这一殊荣。首先,《西北岁月》是一部革命题材的剧作,立意高远,情感厚重。靳东通过细腻的演技,把一位革命家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充满了时代感。此外,这也是靳东凭借多年积累的演艺经验所获得的第一次主流奖项。他的获奖感言十分朴实:“印象里从未拿过任何电视剧类的最佳男主角,今天能够获奖,我知道这与我的表演和技术并没有太大关系,台下的几位演员都比我优秀。”这番话既是谦逊,也给人一种真实的力量。
事实上,靳东的成名并非一蹴而就。早在《伪装者》时,他就凭借多面的间谍角色成功“艳压”胡歌和王凯。尽管那一届的梅长苏无可争议地夺得了最佳男主角奖,靳东也因此错失了属于自己的荣誉。然而,《我的前半生》让他再次演绎了一个难度极大的角色——风度翩翩的贺涵。这一角色尽管被评价为“霸道总裁的终极模板”,却依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在第24届白玉兰奖上,他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提名,但这并未影响他在业内的地位。
近年来,靳东的演艺生涯遭遇了一些非议,有人认为他演技被高估,角色总是重复,“霸总”形象的刻板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同时,他的文化人设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尽管如此,靳东依然凭借沉淀下来的厚重积淀,凭实力获得了这份属于他的奖项。
这一切的获得,背后凝聚的是多年积累的努力与坚持。正如西北的风吹过,背后是一粒粒沙砾的沉淀,最终才换来今天的金石落地。对于靳东而言,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名利的象征,更是他作为一位演员在这个行业中的真正认可。
获奖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通过这种平台提升行业标准,为社会带来更多有意义的贡献,这才是每个演员最为渴望的“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