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易幸
编辑 | 南枫
祝贺《以法之名》突破3%的收视率!
果然,比起那些无法无天的反派,观众们更喜欢看“打老虎”的精彩剧情。
一个又一个落马的高官,面临失去一切的无助与崩溃,他们昔日的风光与现在的狼狈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深刻的震撼。
当然,《以法之名》的口碑随着剧情的推进也迎来了一波波的高潮与低谷。
相信大家对剧情的了解已经差不多了,但如果单论演员的演技,观众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其中,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张译饰演的洪亮以及李光洁饰演的李人骏。
今天,我们就从老戏骨与中生代演员的对比角度,来探讨为何同为剧中的检察官,二位演员的表现却如此不同——
老戏骨的魅力,藏在细节中
其实,王劲松在剧中的戏份并不算多,而他饰演的张放是整个剧中最正直、最“光明磊落”的人物。
所有的戏份基本都发生在办公室里,镜头的限制也显得格外鲜明,但正是这样有限的镜头,越看越有味道。
王劲松以他那不动声色的方式,把人物的“老江湖”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演技的深度不言而喻。
例如在第二集里,李人骏带着谢鸿飞主动去省检汇报张文菁的翻供情况。
此时,张放听得非常认真,语气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不过,当助理递来一封信时,王劲松的表现立刻让人看到了张放内心的波澜。
当张放打开信封,读到信上的字迹时,他的手明显停顿了一下,眼神也闪过一丝惊讶。
接着,镜头聚焦到王劲松的脸上,他并没有过多表露情感,只是眉头微微一皱,清楚地传达出了内心的不安与疑虑。
而后,他依旧保持镇定,语气平稳地问:“这个被告人当庭喊冤,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通过这一段,王劲松把张放的稳重与内敛演绎得非常到位,人物的深层次情感通过微妙的表情变化传达给观众。
而李光洁饰演的李人骏,在面对这个信息时,眼神中的疑惑和情绪变化也很细腻。
他没有过多炫技,而是通过简单的对视与语调变化,精准传达了人物的内心状态。
中生代演员的挑战与反差
反观张译,作为实力派的中生代演员,他演绎洪亮这一角色本应游刃有余。
事实上,张译确实在某些方面展现了洪亮的人物魅力,尤其在那些需要力量与气场的场景中,他的表现几乎不输任何人。
然而,正因为张译过于注重人物内心的丰富表现,他的洪亮时常会带上过多的情绪波动。
这也让一些细腻的场景显得有些不必要的“表演感”。
例如在指导小组回省检开会时,洪亮与郑雅萍以及两位领导同框的场景。
此时,洪亮的表情本应保持低调,专注于自己该表达的部分,但张译的动作却过于频繁。
当郑雅萍与他对视时,他竟然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并且在场面中反复低头、抬头做出记录动作,这些不自然的小动作,显得有些抢戏。
虽然演员的设计能增加人物的层次感,但过多的肢体语言和眼神回避,显得有些多余,反而影响了整体的节奏感。
相比之下,其他演员如王劲松,尽管戏份不多,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内敛的表演风格,这样的稳定性往往能让人物显得更为真实和有深度。
李光洁的“官场演技”:缺乏层次感
再来说说李光洁的表现,在剧中饰演李人骏的他,演技上有着显而易见的缺陷。
网友们调侃他有“闻屁味”式的演技,意思是他时常停顿,表情过于严肃,仿佛这样就显得更有权威感。
实际上,李光洁确实是这么演的,无论是得知老同学死讯,还是在开会时的自我检讨,他的表情几乎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尤其是在得知妻子可能与陈胜龙有牵扯时,李光洁“装聪明”的表情尤为明显。
他的李人骏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完全没有内心世界的“官迷”,从一开始对官场无所适从,到后来得知自己错误时,居然依然维持一副“我看透一切”的表情。
这一点与人物的设定明显不符,李光洁过度放大了自己角色的表面情感,反而让角色显得缺乏层次,令人质疑。
结语:谁才是演技最出彩的?
从目前的剧情来看,随着每一位反派的落马,剧集逐渐步入高潮,孙飞的“死鸭子嘴硬”阶段以及旭东同志为了保护儿子江远而四处奔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尽管有些演员的表演差异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法之名》依然是一部让人激动与思考的好剧。
每个角色的情感波动和心路历程都通过演员们的表演传递出来,这也让剧集更加引人入胜。
那么,你觉得这部剧中,谁的演技最为出彩呢?
夏日生活打卡季,《以法之名》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