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由陈育新编剧,五百执导,蔺水净联合执导,段奕宏、秦昊领衔主演的刑侦涉案剧《扫毒风暴》迎来大结局。
该剧讲述了1995年,缉毒警林强峰(段奕宏 饰)力破卢少骅(秦昊 饰)毒网阴谋,将毒贩绳之以法的故事。
《扫毒风暴》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创新?段奕宏和秦昊的这场“猫鼠游戏”中,有哪些惊心动魄的博弈?剧中年代感很强的经典歌曲,都是如何选出的?
收官当天,导演五百接受了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聊聊他心目中的这场“扫毒风暴”和拍摄背后的故事。
导演五百
【对话】
手持镜头的使用,是希望观众能身临其境
问:从《扫黑风暴》到《扫毒风暴》,选择这个题材的契机是什么?
五百:我觉得《扫毒风暴》是个全民性的题材,这种题材也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价值,它跟《扫黑风暴》一样,都是比较接近民生、接地气,但又有警示意义的题材。
问:区别于以往的缉毒剧集,《扫毒风暴》在创作上有哪些创新?
五百:这个作品创作我们犹豫了很久,决定去拍摄前,就有一些断断续续的体验生活,与全国各地禁毒单位做一些交流和了解,对中国整个缉毒史做了一些了解,又看了很多的这种比较真实的影像记录,包括他们内部的一些抓捕的和总结的资料影像,然后才定下来做这个。
这个影像风格跟我们做这么长时间的采访、调研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我觉得,这种代入感给我带来很多震撼。
问:聊聊手持镜头的大量使用?
五百:剧中有许多扛着机器,跟着走的那种临场感,特别真实的晃动感。实际上,每个镜头也都是精心设计的一些随意感,希望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参与感是最后定下这种风格的原因。
看到一些观众的反馈后,我们也做了一些技术上调整,在后期平衡上做了一下微调,在保持临场感的基础上,削减一些由于镜头晃动带来的眩晕感,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看到这部作品。
问:最近短剧市场很火,然后想知道主创会担心本剧跟观众有距离感吗?
五百:我们定的所有的风格、所有的方法,甚至讲故事的一些逻辑,其实都是想让观众看着能有一种代入感和沉浸感。还是希望他们看到线索层层汇聚之后,能够有抽丝剥茧的爽感,我们还是努力地想做一盘好菜,我觉得观众会理解的。
这场猫鼠游戏,老鼠厉害,猫更厉害
问:林强峰和卢少骅这两个角色,都是经过设计的,不是脸谱化的,当时怎么考虑选择段奕宏、秦昊这两位演员?
五百:我觉得还是合适。两个角色其实一个是往内走,一个往外走的。像卢少骅这个角色,他必然得往内走,他是个很谨慎的人,你看他平常穿衣服,他穿那个夹克都是系上的。实际上,大家穿夹克基本都是敞开,然后里边穿个T恤或者衬衫什么的。他那个手机是一定要有个套的。他就是那种性格的人,对谁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而且自己有主意,特别地固执,也比较谨慎,话也不多,但是可能脑子都计算好了吧,所以说他整个的性格还是精于算计。
秦昊 饰 卢少骅
林强峰这个角色,他是一定要外化的,因为整个警队的气氛一定是比较严肃的。外化的人,他会从很多闲聊中听到很多值得参考的信息,大家也喜欢去跟他聊天。有的时候,外化也是一种技巧,就是没事给你找一句话,没事逗你一下,没事怎么着,他在观察你的反应。看完你反应,他心里有数就行了。对于林强峰这样的缉毒警来讲,很多技巧和他的待人接物方式是为破案服务的,我抓到毒贩才是真的。
段奕宏 饰 林强峰
问:许多观众说,这是一场猫鼠游戏,在你看来,剧中猫和鼠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五百:猫捉老鼠很难捉,我们想的是,真正的有些大的毒贩,确实是非常地难抓捕,他自己设立的好多层那种隔离带,非常地狡诈奸猾,所以为什么缉毒警往上抓这个头目,有时候需要抓捕很多层之后,才能摸到头目。
这个猫本身的属性,第一,他必须要迅速。第二,猫所有的反应、动作,它是直觉性的。为什么感觉猫的反应那么快,它的弹跳肌肉,它真正的本质就是天生的敏感、直接。这个我觉得也比较符合缉毒警的一些特性,他们也是非常敏感的,并且反应要极其地迅速。第三个,就是他的直觉会非常强,不管从嗅觉,听觉上也都是这样。
老鼠有很多,咱们最后肯定要抓到最大的,也不会那么容易。所以。老鼠很厉害,猫也更厉害,这样也能体现出咱们整个缉毒的艰难。
问:段奕宏和秦昊在展开对手戏的时候,有哪些趣事?
五百:他们两个对彼此的人物性格都比较了解,在现场戏的戏核是不能动的,这是推动故事线的一个点,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在各自的性格上发挥。只要把这个剧情表达出来,有一些即兴的表演也是ok的。我们说的他们在派出所问话的那场对手戏,他们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是你攻我守,有来有往的,基于那场戏的“戏核”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问:这些台词有一些是他们即兴创作的?
五百:对。
段奕宏与秦昊的对手戏
问:剧中有不少生活化的戏,比如林强峰有很多吃饭、唱歌的戏,怎么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五百:我觉得吃饭是日常,因为首先,咱们每个人都要吃饭,第二个就是什么?那个缉毒警开会,或者是有些警种,他们有时候是一边吃一边聊案件的。我们不能说, ok,吃饭了,然后我们就停下来吃饭,吃完饭后,然后下午一点我们开个会,关于这个事分析一下。他们没有那个时间,有的吃饭的时候就是在讨论案情。
有一次,他们去蹲那个卢少骅,蹲了一宿,天亮了,大家太累了,那就近找个喝粥吃饭的地方就吃了。林强峰会觉得兄弟们都有点失落,那我当队长的,我就安慰一下大家,你看太阳还是每天照常升起,还是能把每个黑暗的角落都能照到的。我觉得,吃饭这种东西比较接地气,非常日常,这是很正常的过程,现实中好多警察都是边工作边吃饭,有的时候甚至吃不上饭。
“看,太阳一点点升起来了,多漂亮。”
问:林强峰跟黎队有一场在境外吃饭的戏,那场戏也是挺走心的聊天。
五百:对,因为他们经历过一些事,黎队是一个特别要强的队长,他肯定内心是不服林强峰的。在查案的过程中,大家都是慢慢理解,因为毕竟是一个战线的,所以那顿饭是他俩彼此打开心扉的初始的一顿饭。所以那顿饭一开始,他们就不聊这案子了,事已经到这了,其实有时候等,就是等待一个命运的转折,一个时机而已。那时候大家就聊点别的事儿,我觉得也是比较可爱,并且比较尊重现实的一种表现。
问: 剧中有很多年代感很强的经典歌曲,是导演自己选择的歌单吗?
五百: 我有个习惯,拍戏的时候,会把那个音乐点开随机播放,有几首歌就是无意中听到了,就说这个歌太合适了,就把这个歌给到后期,我说你先按照这个感觉来剪,因为还涉及版权的问题,再叫他们去聊,还有预算的问题。
《星星点灯》是剧中反复出现的一首歌。
还有几首原创的歌,比如《追逐着光》是饰演辉所的胡明老师拍完之后,他对这个戏久久难以忘怀,突然有一天他说,我唱了一首歌,你看合适不合适,不知道能不能用在咱们戏里。他一发过来,我说,我天,太合适了,我问是什么时候写的,他说是因为这个戏有感而发,然后找人写的曲,他自己来唱的。
还有一首说唱的,小心写的那首《繁星》,也是有感而发的。小心之前写了两版,感觉好像都差点,我叫他去后期剪辑室,我说你看看我们之前拍过的一些素材,再感受一下,后来又写的那首歌。我觉得,这些歌都跟咱们的戏都比较贴合,因为大家都是有感而发写出来的。
自负感,把卢少骅的双眼给蒙蔽住了
问:卢少骅这个人物,他最大的转折点在哪里?
五百:他很嚣张。第一,他觉得自己找到了非常强的一项领域之后,这种自负感把他的双眼给蒙蔽住了。而且那么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像卢少骅这个人走到最后的时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他整个的欲望已经被放大到目中无人的程度。到后来,他内心一直有一个想法,他觉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那种灯下黑,那种极致的侥幸心理。
他后来敢于露面,又抓小偷又怎样,这也是他自负狂妄的表现,这么说可能不是他变了,而是这个本身就是他原来的性格,只不过一开始他没有展露出来而已。
问:怎么看待卢少骅个性中的矛盾感?
五百:这个不矛盾,他天生就是那种人,第一,他做走私的时候,他喜欢藏在背后。这么说吧,他为什么自己不出来,像他哥一样,在面上来做,他为什么要做背后的那个人,其实他留了一手,就是万一出事,这个事跟他是没关系的,但是他又想把钱赚到。你说在那个时候,他又开一辆皇冠,他也不想低调,没办法,那他就只能假装低调。
他也一直在利用身边比较单纯的、比较好利用的人,包括他的哥哥、媳妇,还有他的师父,他不会从一开始就去找一个很聪明、很有能力的人来和他合伙,他不会的。他的世界里必须只能有他自己。
每个人都是卢少骅的一枚棋子,包括他的师父。
问:卢少骅已经制造死亡的假象逃离了,为什么又要回到国内来,难道不怕自投罗网吗?
五百:是这样,第一,在卢少骅的认知里,中国还是地大物博,他认为在国内待着舒服。他在去过宛北之后不管去哪,一定是被别人囚禁利用的人。这就是他为什么后来选择一个国内更偏远,对冰毒认知更浅薄的一些地方,它有巨大的时间差。
另外,由于各种各样的空间和缝隙,他在更偏的地方搞那些原料特别方便。所以他租一个厂子跟人一顿吹,他制作完之后,就可以走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做的是什么。如果去其他的地方,或者国外,可能会脱离他的所谓的“掌控感”。
毒枭解锁各种新身份。
同时我觉得,这跟他本身的性格也有关,他不想被别人控制,他永远想去控制别人。他就是这种性格的人,他做出那么多事情,我觉得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他已经自负到他觉得他可以成为一个人物了,可以去领导所有人。被抓起来之后,他第一件事想的是上网把这件事当作宣传。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是我干的。这个人已经很嚣张了,他身边没有真正对他好的人,真正对他好的人,他已经全部给剃掉了。
所以我们这部剧最主要写的是命运,一个人,他走到终点的时候,跟他自己的性格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