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你,那双眼动人,笑声更迷人……”当曹颖饰演的霍水仙掀开面纱的那一刻,不知道多少80、90后的心跳漏了一拍。
2002年,《乌龙闯情关》风靡荧屏,孙耀威饰演的刘病已吊儿郎当的模样深入人心。他招摇撞骗、插科打诨,身边围绕着美丽的霍水仙和泼辣的许平君,整部剧笑声不断。
我们追着看刘病已如何从市井混混一路逆袭登基为帝,为他和霍水仙的暧昧情愫揪心,也被许平君那句“疯丫头”逗得前仰后合。释小龙的鸠摩空大师、插科打诨的释大牛,每个角色都鲜活生动。
片尾曲《太多》传遍大街小巷,“太多的借口,太多的理由”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流行语。
那时的我们只顾着笑,丝毫不知荧幕背后翻涌着历史的血雨腥风。编剧用轻快的笔调掩盖了沉重的底色。
那个嬉皮笑脸的刘病已,真实人生竟是从死囚牢开始的。
血色襁褓中的皇曾孙
当镜头切换回公元前91年的长安,欢笑声戛然而止。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 如同一台疯狂运转的绞肉机,太子刘据全家被诛杀,只剩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这个被扔进郡邸狱的婴孩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此时他叫刘病已,一个带着病弱期许的名字,却浸透了家族的血。
死亡阴影始终笼罩着他。某天,望气者向汉武帝密报“长安狱中有天子气”,震怒的皇帝竟下令将长安二十六座官狱的犯人全部处死。
当使臣郭穣深夜冲进郡邸狱时,廷尉监邴吉横身挡在门前:“皇曾孙在此!普通人尚不可无辜诛杀,何况陛下亲曾孙?” 刀剑在火光中闪烁,婴儿的啼哭穿透牢墙。
这场对峙持续到天亮,消息传回皇宫,垂暮的汉武帝突然醒悟:“天使之也。”随即大赦天下。
小病已在女囚胡组、郭征卿的乳汁哺育下奇迹生还。四岁出狱时,这个遍尝人间至苦的孩子不会想到,三十年后他会成为西汉最传奇的帝王。
掖庭令张贺偷偷资助他读书识字,而隔壁住着的暴室啬夫许广汉,家中那个叫“平君”的小姑娘,正蹦蹦跳跳地闯入他的生命。
民间生活洗去了他身上的血腥味,却洗不灭骨子里的皇家血脉,命运正悄然织就一张巨网。
荧幕之外
当电视剧里的刘病已在水仙与平君之间摇摆时,真实的历史却写满了汉宣帝刘询对许平君至死不渝的深情。
登基之初,权倾朝野的霍光家族意图让女儿霍成君(剧中霍水仙的历史原型)入主后宫。然而,刘询下了一道耐人寻味的诏书:“朕在民间时曾佩一把旧剑,如今甚为思念,众卿能否为朕寻回?”
群臣瞬间领悟,皇帝惦念的哪里是剑?分明是同甘共苦的发妻许平君。这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剑诏”,让出身微贱的许平君成为皇后。她勤俭持家、善待宫人,与民间时并无二致。
而此时的霍成君,正如剧中骄纵的水仙,在史书中被记载“车驾、服饰极奢华”,与许平君的素朴形成刺眼对比。
可温情之下暗藏杀机。许平君再度怀孕时,霍光之妻霍显买通女医淳于衍,将毒药混入产后汤剂。年仅19岁的许皇后剧痛中离世,临终前攥着刘询的手,却再说不出一句话。
荧幕上活泼俏皮的“疯丫头”,在历史中化作一缕含冤青烟。
被血染红的“大团圆”
《乌龙闯情关》的结局看似圆满:刘病已夺回皇位,许平君封后,霍水仙潇洒归隐山林。可真实的历史,却在此刻撕开温情面纱。
许平君遇害后,霍成君如愿登上后位。她效仿许平君管理后宫,却学不到那份真心。当刘询立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时,霍显愤恨至极:“彼乃民间时所生子,安得立?皇后有子,反为王邪!” 她竟教唆女儿毒杀太子。霍成君数次召太子赐食,却因侍从先尝验毒未能得手。
霍光死后,刘询隐忍多年终于收网。霍家毒杀许皇后之事败露,满门抄斩。霍成君被废后幽禁冷宫,最终以自杀终结一生。
当年荧幕上回眸一笑倾城的“霍水仙”,其原型竟落得如此凄绝,而剧中她策马远去的背影,成了对历史最温柔的篡改。
为什么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乌龙闯情关》的热闹底色,实则是历史悲剧的双重消解。
用喜剧冲淡血腥。刘病已的牢狱童年被简化为“熟悉刑具如玩具”;巫蛊之祸的血洗变成主角逆袭的铺垫。
用爱情掩盖权谋。霍光从废立皇帝的权臣,变成剧中忧国忧民的“霍大将军”;许霍二人的生死对立,被美化为情敌和解。
这种改编恰恰戳中观众的潜意识,我们何尝不知历史沉重?但童年时,谁不愿相信那个吊儿郎当的刘病已能笑着赢回一切?谁不希望霍水仙不必为家族殉葬?
当主题曲《太多》响起,“太多的借口,太多的理由”唱的分明是历史给不了我们的借口:为何善良的许平君必须死?为何明君刘询护不住一生挚爱?
在笑泪中读懂历史的慈悲
重看《乌龙闯情关》,恍然惊觉编剧的良苦用心:让刘病已保留市井的狡黠,让霍水仙拥有江湖的洒脱,让许平君活到结局,这些“篡改”何尝不是对历史的另一种敬畏?它用圆满的幻象,替我们抵挡了2200年前未央宫彻骨的寒。
而真实的刘询,在许平君死后将她葬在自己陵墓旁,成为唯一与皇帝同穴的平民皇后。他的余生雷厉风行、整顿吏治,开创“孝宣中兴”,却再未立后。那把“故剑”,终究成了他孤独帝王路上最沉的佩饰。
荧幕内外,一场笑泪交织的对话。当我们为虚构的团圆欣慰时,或许也该对历史轻声说一句:谢谢你的残酷,让我们更懂珍惜眼前,那唾手可得的平凡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