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桃花坞5》的即将结束,这档备受观众喜爱的综艺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在节目播出期间,话题热度不断攀升,甚至频繁登上热搜,从嘉宾们的精彩表现到节目中的种种争议,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在这一季里,不同嘉宾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有人收获满满,名利双收,有人成功升咖,但也有人似乎在节目中未能找准定位,表现差强人意。
不过,其中最引人瞩目还要数被网友吐槽“不如不来”的“那个人”!
集体生活不好磨合集体生活像一锅需要慢炖的汤,总得有人当那撮调味的盐,还得有人是那块吊着鲜味的老火腿,而在《桃花坞5》中徐志胜就是那块最顶级的火腿,他往那一站,哪怕不说话,都自带三分喜感。
不仅如此,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气氛组”,而是更高级的“情绪按摩师”,看到别人落单,他会主动搭话;察觉气氛尴尬,他能瞬间用一个段子化解,甚至摘下假发逗笑全场是他的基本操作。
更难得的是,他的这份幽默从不伤人,总是带着一种“我来兜底”的善意,而他与孟子义的“恶霸组合”,成了这一季快乐的主要源泉。
如果说徐志胜是外放的火焰,那李雪琴就是内敛的温水,这位五季元老,早已成了桃花坞的定海神针,她总能一眼看穿朋友心底的褶皱,然后用一句“我们去放生一块冰吧”这样诗意的方式,引导对方把情绪宣泄出来,不仅如此,她不抢话,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用北大学霸的智慧和洞察力,稳住摇摇欲坠的局面。
还有蔡文静,这位新晋的“夸夸社社长”,像个小太阳,不知疲倦地发掘每个人的优点,她的热情或许有些“话痨”,却实实在在地温暖了许多人。
而孟子义则在多季的历练后,褪去了莽撞,沉淀出温柔。她开导焦虑的欧阳娣娣,与董思成“典当笑容”的互动,都让她彻底坐稳了高情商综艺咖的宝座。
突破刻板映像这一季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几位“大家长”的形象颠覆,汪峰的出现几乎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大家印象里的他,不是在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就是在复杂的感情新闻里。
可到了桃花坞,他却成了一个耐心、有趣,甚至有点可爱的“汪叔”,他会手把手教五音不全的李嘉琦弹唱,和年轻人玩梗也毫无压力,面对那些令人费解的“抽象”行为艺术,他没有摆出长辈的架子,而是努力去理解和融入,就连徐志胜都感慨,从没想过自己会被汪峰的魅力所折服。
而另一位是向来以“不好惹”闻名的宁静,她一开场就拿到最低分,却坦然得像在说别人的事,直言自己从小就习惯了不被喜欢,这种“我就是这样,爱谁谁”的态度,反而让她显得无比真实。
她和欧阳娣娣因理念不合产生摩擦,却能很快反思自己,主动破冰,她前一秒还因开销问题对朱丹黑脸,一句“静姐想不做事情但赚桃花币”彻底引爆了她的情绪,但冷静下来后,她又会立刻复盘,承认自己沟通方式有问题,不该给年轻人那么大压力。
那股没被岁月磨平的脾气,像极了我们身边那个嘴硬心软、刀子嘴豆腐心的朋友,真实,所以动人。
在争议中表现自己桃花坞也是一个绝佳的“形象破壁机”,让许多人露出了意想不到的另一面,谁能想到,国宝级乒乓球运动员许昕,除了贡献神级解说外,竟然还是个隐藏的“喜剧人”?他不仅有热门单曲,还能放下身段,套上廉价道具扮演一条扭来扭去的大蟒蛇,这种反差萌谁不爱?
偶像男团出身的董思成,在舞台上是帅气逼人的高冷门面,可在坞里,一场“典当笑容”的即兴发挥,让他成功从神坛走下,变成了活生生、会害羞、会尴尬的有趣灵魂,路人缘暴涨。
而处在风暴中心的欧阳娣娣,大概是本季成长最快的人,她与宁静在业态规划上的分歧,一度让她陷入被动,但她没有沉溺在委屈里,而是迅速调整,用一场惊艳的舞蹈表演,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争议的泥泞中,她为自己长出了一身坚硬的铠甲。
有光的地方,就必然有影子,在一片喧嚣中,总有几个人显得格格不入,典型的“I人”辛云来,初来乍到时,自我介绍都带着一股“人机交互”的生涩感,在众人热情的包围下,他常常手足无措,别人打招呼他只会回一个“啊?”。
可就是这样沉默的他,却总能贡献出一些“神来之笔”,比如面无表情地念出宁静的最低分,或是在饭局上“钝感力”十足地一屁股坐上主位,他和王子奇都因工作原因,参与时间有限,镜头自然不多,王子奇虽综艺感稍弱,但在和徐志胜的互动中,也逐渐被“徐化”,贡献了不少笑料。
上一季的“显眼包”仁科,这一季却有些尴尬。夹在新旧坞民之间,他既没有老人的话语权,又少了新人的新鲜感,似乎始终找不到自己的节奏。
同样,作为喜剧人的闫佩伦,本该是笑点担当,无奈前辈徐志胜的光芒太过耀眼,让他显得有些黯淡,甚至被网友吐槽“凑数”。
如果说谁在本季承受了最多的火力,那一定非朱丹莫属,她直言女儿不喜欢欧阳娣娣做的发箍,转手就送了人,“分鸡腿事件”更是让她被推上风口浪尖。
无数网友涌入她的评论区,指责她“低情商”、“太计较”。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节目外,坞民们对她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大家依然会亲切地喊她“丹姐”,也乐于去她家蹭饭,私下关系看起来相当融洽。
这恰恰揭示了真人秀最残酷的一面,镜头是一把精密的刀,它剪辑、拼接、呈现出的,未必是全部的真相,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在镜头的放大下,被解读成万千种意思,朱丹在镜头里或许扮演了一个过于敏感、不讨喜的角色,但这是否就是她的全部?没人能给出答案。
这群人,就像我们真实社交圈的缩影,没有谁是完美的社交达人,大家都在摩擦与误解中,笨拙地学着理解与包容,那份“吵过架后,我们还是一起做饭吧”的烟火气,或许才是桃花坞能一直火下去的真正秘密,它不贩卖乌托邦式的和谐,只呈现最真实的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