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3日,44岁的韩星张娜拉在一则YouTube视频中罕见地分享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她直言,自己因“童颜”而面临长期的职业困境。这句“其实很疲惫”道出了光鲜外表背后隐藏的行业现实——她的冻龄美貌反而成为了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使得她在职场上表达合理诉求时,常常被贴上“人设崩塌”的标签。
当被问及是否因为童颜而感到负担时,张娜拉坦承:“找到的角色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看来总是围绕着童颜的标准。”为了打破这种固有形象,她开始将“突破角色限制”视为接戏的首要条件。在律政剧《好搭档》中,她大胆挑战离婚律师的角色,试图撕去“甜美少女”的标签。然而,尽管这部剧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并创下17.7%的收视率,公众对她的刻板印象依然如影随形,难以摆脱。
更为讽刺的是,社会对她的期待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希望她保持冻龄的外貌,另一方面却默认“童颜=温顺无害”。对此,张娜拉无奈地表示:“明明是合理地表达工作上的不满,却因反差而被误解。”这种认知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她的职业发展。在2025年的百想艺术大赏上,尽管她凭借《好搭档》成功入围最佳女主角,最终却输给了金泰梨。舆论分析指出,童颜标签削弱了评委对她演技深度的认可,加之缺乏大公司的公关支持,最终让她沦为“陪跑者”。
童颜这一标签带来的困扰远不止于此。美妆品牌将她视为“冻龄秘诀”的代言人,而观众却因她的外貌质疑她的转型能力。对于中年女演员的这种狭隘定义,恰恰暴露了行业的痼疾:对年轻化审美的追求挤压了多元角色生存的空间。
在网友的反应中也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人调侃“娶她就像是购买了永葆青春的保险”,还有人翻出昔日“赵丽颖被誉为小张娜拉”的旧闻,感慨张娜拉当年的影响力。然而,更多的网友开始反思:“44岁的她看起来依然像20岁,难道还要被‘少女感’所束缚,究竟是赞美还是枷锁?”
张娜拉的困境并非个例。其他以童颜闻名的女星,如全智贤和宋慧乔,近年同样通过在《智异山》《黑暗荣耀》等暗黑角色中的表现突破了自我桎梏。相较之下,张娜拉的转型显得更加艰难,缺乏资本的支持,只能通过作品一点点争取外界的认可。
围绕“童颜”的争议,其实反映出市场对女性年龄及其价值的粗暴定价。当网友们为“44岁看似20岁”的冻龄神话欢呼时,不禁令人思考:我们是否欠这些演员一个“正常衰老”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