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如回家看动画片呢!”
这话如果从郭麒麟嘴里说出来,估计马上得挨一顿“家法”伺候。
但如果是从郭汾阳嘴里说出,郭德纲的反应却完全不一样,他脸上满是宠溺,眼神里藏着骄傲。
直到那一刻,郭麒麟才彻底明白,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表面上是“太子爷”,但实际上,连个仆人都不如。
郭麒麟的童年,几乎和“幸福”这两个字沾不上边。
他从小就为父母破裂的婚姻付出了代价,妈妈一走了之,爸爸忙着事业,完全忽视了自己。
表面上看有父母在,但实际上,他和没有父母一样,得不到任何关心,也没感受到过一丝父母的爱。
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童年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生的痛。
好不容易等到爸爸事业有了一点起色,郭麒麟被接到身边,却没想到,爸爸再婚了。
生活在父亲的新家庭里,郭麒麟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和爸爸之间的隔阂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减少。
他期盼已久的父爱并没有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严苛的教育模式。
郭德纲的育儿哲学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在他眼里,男孩子就应该吃点苦,早早学会独立。
所以,他从小就对郭麒麟实行了严格的管教。
在家里,不允许大声说话,吃饭不能发出声音,稍有一点错误,就会迎来严厉的训斥。
郭麒麟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好,几乎年年都是“三好学生”。
按理说,这种表现应该受到父母的宠爱和肯定,但在郭德纲眼里,这些似乎都不重要。
他只渴望得到一丝父亲的关注,哪怕是一句简单的夸奖。
可惜,他得到的却是冷漠。
当德云社面临事业危机时,郭德纲丝毫不关心儿子的学业,直接让刚上初中的郭麒麟辍学,回去跟他一起说相声。
从那时起,郭麒麟更像是父亲生活中的一颗棋子,去哪儿都没有选择,只是听从安排,感情几乎没有。
最终,郭麒麟被迫放弃学业,跟着父亲开始了相声的学习。
很多人都以为郭麒麟辍学去德云社,成了所谓的“少爷”,实际上,真相远不是这样。
他那个“太子爷”的身份,可比任何仆人还要憋屈。
其他师兄弟犯错,郭德纲也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郭麒麟稍微出点差错,就会被严厉斥责,甚至受到比其他人更严酷的惩罚。
有一次,郭麒麟在台上说错了一个包袱,观众并没有注意到,可郭德纲却立马脸色一沉。
活动结束后,他把郭麒麟叫进办公室,狠狠训了一顿。
为了赢得父亲的认同,郭麒麟比任何人都努力。
别人练一遍的段子,他得练十遍;别人休息,他在背台词。
可是,即便这样,他始终无法比过弟弟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郭德纲始终对他不满意,似乎永远也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
这种长期的“打压式教育”让郭麒麟变得越来越自卑,他甚至不敢在父亲面前大声说话,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在德云社,他的地位远不如普通徒弟,生活在最底层,待遇甚至比其他人更严苛。
而相比之下,郭德纲的小儿子郭汾阳,简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从小他就被父母宠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上的是贵族学校,一年学费高达十几万,还特意在学校附近买了豪宅,方便接送他。
每次郭汾阳犯错,郭德纲也不过是嘴上说几句,根本不像对待郭麒麟那样严厉。
这种差距,着实让人心里难受。
尤其是有一次,郭汾阳在台下突然说:“看这还不如看动画片呢!”
全场都惊呆了,大家以为郭德纲会在台上发火。
结果,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一脸宠溺地看着郭汾阳,眼里满是骄傲。
这一刻,大家终于明白,郭德纲的“温柔”,原来只给了郭汾阳。
郭麒麟深知,如果不做出改变,他将永远是这种被忽视的处境。
于是,他开始勇敢转型,努力改变自己在父亲眼中的形象。
在相声行业小有名气后,郭麒麟逐渐涉足影视圈,先是在综艺节目中露面,提升自己的曝光度。
然后,他开始参演影视作品。
当他第一次出现在《庆余年》中的时候,观众都惊讶不已,没想到他竟然能演得这么好。
他在剧中饰演的“范思辙”这个角色,聪明、精明,又一心向钱,演得非常到位。
在《赘婿》中的“宁毅”则是一个沉稳、聪明、不慌不忙的角色,郭麒麟演绎得也十分出色。
在《平凡之路》中,他饰演的“潘岩”情商高,社交能力强,幽默风趣,给大家带来了更多惊喜。
之后,在《边水往事》中,他挑战了犯罪题材的角色,证明了自己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
郭麒麟的转型,证明了他的实力与努力,他不再是曾经那个被父亲忽视的“小透明”。
他有了自己的事业,拥有了支持他的粉丝群体。
甚至连曾经严厉对待他的父亲,也开始重新审视这段父子关系,态度逐渐变得宽容。
现在,郭德纲在儿子面前总是笑脸相待,还主动帮他宣传作品,不再像过去那样苛刻。
然而,这种明显的差距,让不少网友感到不满,他们认为郭德纲的行为有些“势力”,甚至偏心到极点。
有些人认为,他的温柔不过是针对郭汾阳,而对郭麒麟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势力”展现。
那么,你怎么看郭德纲的做法呢?他到底是势力,还是父爱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