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起,1955年9月8日出生在北京,那个时候的北京仍旧保留着传统的四合院,生活朴素而简单。从小,他便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人也没有反对他的选择,支持他尝试往这条路走。年轻时,樊志起梦想考入艺术学校,他曾尝试过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还投身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等多个单位,但均未能如愿。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关闭大门,反而在1983年为他开启了一扇新窗。
28岁那年,樊志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央视正在拍摄短剧《无名的花》,一位朋友推荐他去试镜,结果他顺利入选,还获得了男主角的角色。这部剧为他打开了演艺圈的大门,导演看中了他身上的潜力,并向其他剧组推荐了他。从此,他开始在演艺行业逐渐站稳了脚跟,接连出演了多个重要角色。樊志起长相端正,演绎正派中年人物得心应手,尤其在历史剧中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9年,他参演了《庄妃轶事》,饰演历史人物多尔衮,这一角色让他获得了第二届“东北风”杯最佳男配角奖。对于樊志起来说,奖项固然重要,但更令他自豪的是,他通过多尔衮这一复杂角色,成功展现了人物的多维性。观众看过后,记住了他塑造的这个形象。1991年,樊志起在央视纪念岳飞遇害850周年的历史剧《满江红》中饰演岳飞,他将岳飞的刚正不阿演绎得令人信服,影响力至今仍在。接下来,他在《三国演义》中饰演蜀汉名将姜维,这可能是他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姜维的忠诚与悲壮,他诠释得极为精准,观众与角色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1994年,樊志起参演了电视剧《昌晋源票号》,这部剧后来获得了第15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他在剧中的表现不容忽视。1995年,他又参演了《黄齐生与王若飞》,其中他饰演王若飞,凭借该剧获得了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的肯定。进入21世纪后,樊志起的戏份更为丰富,2001年,他在《不惑之年》中饰演刘树生,剧集赢得了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
2002年,樊志起与吴刚合作出演了《祥符春秋》,这部剧获得了第2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4年,他在《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中饰演刘熙,并在《强渡嘉陵江》中饰演徐向前。2005年,樊志起参演了《争霸传奇》,饰演吴子胥,与陈坤、马德钟等演员共同出演。他在历史剧中的稳重演技一直受到好评,成为此类剧集的常客。
2006年,他与林心如合作出演《大理公主》,饰演段沐海,同年还参演了《罪之缘》中的陶景文。2007年,樊志起与沙溢合作出演了赵宝刚导演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同年他还在《我们生活的年代》中饰演赵振庭。2008年,他在《漕运码头》中与杨立新共同出演,还在电影《遥远的诺邓》中饰演黄乃吉,该片后于2010年获得了第15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叙事电影奖。2009年,他在《内线》中饰演张驰,导演为尤小刚。同年,他还参演了电影《秀水街》,饰演李大民,并在《西游记》一剧中扮演了太上老君。樊志起一生参演了上百部电视剧,常与导演王扶林、尤小刚等人合作。
尽管樊志起从未上过正规的表演学校,但他通过自学和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技风格。拍戏时,他非常认真,戏外则经常深入研究剧本,揣摩角色的每一个细节。他乐于帮助年轻演员,总是耐心地与他们讨论,教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诠释角色。他始终认为,演员的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把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然而,2010年年初,樊志起在博客中提到自己身体有些不适,需要休息几天,但他并未详细说明。事实上,他那时已经被确诊为晚期胃癌,每天需要服用十几片止痛药以缓解剧痛,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拍摄《内线》。剧组的工作人员并不知情,樊志起始终没有将病情告诉任何人。由于与导演尤小刚存在过意见分歧,有一次他想请假休息,但尤小刚并不同意,最终他还是妥协了,继续拍摄。拍完那一场后,樊志起回到家中,仅几个小时后便悄然离世,享年55岁。他的离世非常低调,没有立刻向外界公布。直到10月,导演尤小刚在公开场合证实此事,才让大家得知消息。这个消息震惊了许多观众,因为许多人还以为他依然健在。樊志起的家属也未立刻公开消息,或许是希望在私人空间处理这一悲痛的事情。
尽管樊志起一生未曾大红大紫,但他所塑造的每个角色都深深地烙印在观众心中。从未考入表演学校,到依靠自学一步步走到今天,樊志起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成就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癌症侵袭时,他选择了完成自己最后的作品,这一决心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他过于拼命,也有人认为这是敬业的表现。尽管疼痛难忍,他依旧坚持拍戏,因为他知道,自己最终要完成的,是自己对角色和事业的责任。半年后,当他的离世消息传开,许多粉丝纷纷重新观看他的作品,回忆起那个在屏幕上坚毅又真实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