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陪着父母一起追看电视剧,三人围坐在沙发上,兴致勃勃地讨论剧中的情节。剧名在此就不提了,故事围绕着恋爱展开,每一集都是同样的模式,尽管起初吸引了我的注意,随着观看十几集后,却慢慢感到视觉和情感的疲惫。剧中的男主角是个颇有名气的演员,但他的表现让我产生了不少疑虑。
等到第二十集的时候,我们齐心决定放弃这部剧。我们不禁感慨,这位编剧和导演究竟在想些什么?情节的核心是反复的甜腻爱情,即便偶尔出现的情节波动也是勉强生拉硬拽,实在令人乏味,且显得极为虚假。一部作品如同一块陈旧的抹布,让我们感到失望。同时,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男演员,他似乎在接戏上完全没有把关,数量多、质量低,让我对他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虽然他已有四十岁,却似乎在这一点上止步不前,没有向上发展的迹象。
在当前的影视剧市场中,爱情题材的作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多数艺人为了快速积累人气和粉丝,会选择那些轻松讨喜的“甜蜜人设”。即使在综艺节目中,爱情的描绘也常常成为焦点。然而,演员刘宇宁却发出了清晰的声音:“我抗拒那种纯粹的恋爱情节,男人应有自己的事业目标。”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也反映出他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他认为,过于沉湎于“纯恋爱”叙事的作品缺乏深度,演得太多只会让人感到乏味。他更愿意出演那些有深度、有内涵的角色,而不是单纯追求“撒糖”的偶像剧男主。如果细细品味他的音乐作品,像《让酒》、《天问》和《本可以》,都富含力量,讲述了成长、坚持与自我突破,而不是停滞于小情小爱。
刘宇宁所说的“男人要有正事儿”,并不是否认爱情的价值,而是强调一个人应有更多的追求。在他看来,人生的支点不止于爱情,更包括事业和理想,这才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源泉。在《安乐传》中,他扮演了隐忍深情、肩负家国大义的洛铭西;在《说英雄谁是英雄》中,演绎了野心勃勃、充满悲剧色彩的白愁飞;在《折腰》中,又表现出具有攻击性的“狼系霸主”魏劭,在权力、仇恨与爱情之间艰难挣扎。
这些复杂多面的角色,不仅让观众思考,还深刻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而那种单一的甜宠剧,剧情简单且格局平面,甚至被称为“工业糖精”,并未能给演员提供成长的空间。刘宇宁对此毫不屑一顾,觉得这样的作品清淡无味,毫无挑战性。正是因其独特的视野和清晰的职业目标,刘宇宁才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机遇,演绎那些层次丰富的高质量角色,演员的成长,唯有通过挑战复杂的角色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