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宝寻踪》的演员片酬在网络上公开,其中富大龙以一百八十万的片酬引发热议。
在我看来,他的付出完全对得起这个数字。
一方面,他曾荣获金鸡奖、华表奖等多项重量级奖项,实力毋庸置疑。
在《护宝寻踪》中,他将刑警队长齐大仓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富大龙在诠释齐大仓时,完全融入角色,他并非在表演,而是用生命在呈现一位基层刑警队长如何将国家、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
他展现了齐大仓如何牺牲个人,舍弃小家,全身心投入到保护国家文物、打击犯罪分子的斗争中。
他的眼神里闪耀着齐大仓的光辉,而非富大龙的光彩。
他深入角色的内心,将齐大仓演绎得既生动灵活、幽默风趣,又充满生活气息,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富大龙并非外形出众的演员,但他凭借精湛的演技,以及用心和生命去演绎角色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另一位片酬同样为一百八十万的演员是饰演男主角方堃的白宇帆。
对于他获得这个片酬,部分观众似乎觉得不太值得。
原因在于,白宇帆对考古青年方堃的演绎显得有些生硬,略显脸谱化,不够鲜活。
观众能明显感觉到他是在演戏,而不是真正融入到考古工作者的生活之中。
这表明白宇帆在演技、对考古工作者生活的体验、对人物的挖掘以及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上,还有待提高。
但考虑到他是男主角,给予他一百八十万的片酬,也算是一种鼓励。
希望白宇帆能通过《护宝寻踪》的磨砺,在演技和对演戏精髓的理解上有所提升。
期待他在未来饰演男主角或其他角色时,能真正融入角色,深刻体会人物的生活、追求、情感和喜怒哀乐。
这样,他再获得更高的片酬,大家也能理解,我们期待着白宇帆成长为实力派、演技派的优秀演员。
辛柏青在《护宝寻踪》中饰演反派穆见晖,表现最为出色,但片酬却相对较低,为一百一十万。
我认为演员的片酬不应以饰演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来决定。
如果没有辛柏青的精彩演绎,穆见晖这个人物就不会如此鲜活生动,这部剧的收视率可能会大打折扣。
我当时工作很忙,但依然坚持追《护宝寻踪》,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欣赏富大龙和辛柏青的表演。
富大龙将警察演活了,辛柏青则将一个疼爱妻子的普通人如何一步步转变为阴险狡猾、心狠手辣的高级文物贩子的过程演绎得淋漓尽致。
辛柏青将穆见晖的心理历程、他对妻子的深厚感情,以及将文物贩卖事业做到顶峰的过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辛柏青过去大多饰演正面人物,如《人世间》中的市长等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对他的印象始于他主演的《秋海棠》。
他将秋海棠的柔美、那个时代艺人的无奈、悲苦和才情都演绎得非常到位,让人记住了这位优秀的演员。
他在《人世间》中饰演的大哥周秉义也十分出色,观众感觉他就是周秉义本人。
而他在《护宝寻踪》中饰演的穆见晖则更加出神入化。
尽管当时他的妻子朱媛媛身患重病,但他依然将戏比天大的敬业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演戏时全身心投入,生活中则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无论是演戏还是做人,都无可挑剔。
他这次获得一百一十万的片酬并不算高。
好在辛柏青为人低调,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大局为重。
他的为人、大格局和低调赢得了导演和同行的尊敬。
其他一些演员的片酬都不算太高。
饰演村长的游勇志是国家一级演员,据说只拿到了二十万。
我个人认为游勇志演得很好,他就像一位真实的村长。
但由于他过去饰演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观众有时会有些出戏。
女主角王鹤润饰演优秀的文物工作者雒青,片酬为一百五十万。
我觉得她的片酬略高,她的演绎还略显青涩。
感觉她和白宇帆都在演戏,他们之间的工作和爱情都显得有些模式化,不够生动,缺乏美感。
年轻人应该展现出朝气、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而不是脸谱化。
王鹤润形象不错,但演技还有待提高,拿到一百五十万的片酬不算低。
我们期待着王鹤润能成长为像斯琴高娃、海清、宋春丽等优秀的演员。
在戏外她是王鹤润,在戏内她就是戏中人,不让观众出戏,这才是演员的真本事。
在这里,我还想谈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高片酬现象。
《护宝寻踪》这部剧虽然优秀,收视率也很高,让我这个很少追剧的人也一集不落地追看,但它并没有让演员拿到过高的片酬。
一位演员拍摄一部戏,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有些人甚至自费到考古工作岗位去学习和体验生活。
据说富大龙和王鹤润都曾参与这样的工作。
这样算下来,一百八十万的片酬,半年时间,一个月也就是三十万左右,对演员来说,并不算高。
但与我国许多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岗位相比,演员这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高片酬的问题。
过去有位女演员出演了一部类似《甄嬛传》的电视剧,据说获得了1.1亿元的片酬。还有不少演员拍一部剧就能拿到数千万元。
我国的最高国家荣誉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该勋章的英模人物,如果国家特批科研经费或有人赞助,可以获得500万至1100万元的奖金。但这个奖金不是固定的,也可能没有。
袁隆平就曾获得共和国勋章,还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为500万元。
这是他的终身成就奖,国家一辈子奖励他这么多钱。
演员从踏入演艺事业开始,可能前十年二十年都在跑龙套,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主角。
有些人演一部戏就能获得1000多万,甚至数千万元。
他一部戏挣到的钱,是别人好几辈子都挣不到的。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导向问题。
中国有14多亿人口,数亿个家庭。
我们的家长是否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艺术、当演员,以期成名成家,挣大钱,一夜暴富?
而那些为国家安全或国家强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戍边战士,以及用生命和鲜血维护世界和平的维和部队官兵,他们即使牺牲了,又能拿到多少钱?这与名演员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演艺事业的片酬问题设立一个相对合理的上限,并严格落实。
过去,国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演员片酬的上限,但在落实方面似乎还存在不足。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我们的青少年不向英雄模范学习,而只向影视明星学习,总想着自我奋斗,一夜暴富。
一个国家的强盛,最终还是要依靠我们的科学家、军人,以及那些为国家奉献鲜血和生命的人。
演员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必不可少。他们的报酬应该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而不能畸形地过高,不应超出我们的科学家和时代英雄。
苏联为何解体?就是因为美国搞颜色革命,将一个强大的苏联搞得七零八落。
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自己民族的兄弟,互相残杀,真是让美帝国主义看了笑话。
在防止颜色革命时,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一个国家倡导什么样的精神?年轻人学习什么样的榜样?这些都非常重要。
优秀的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片酬高一点,是合理的。但不能没有上限。
不能让艺人和公众人物攀比谁有飞机、谁有游艇,攀比奢侈豪华的生活。奢侈之风不可长!
一旦颜色革命成功,国家的安全就不存在了,我们的党员和人民群众的人头就会落地,人民就会遭受二茬罪。
国家都不存在了,演员还有高报酬吗?
先有国后有家,先有国防安全,才有人民的安居乐业。孰轻孰重?导向问题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