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4:重生》是一部让人深感失望的电影,尽管它继承了前几部的名号,但这一集显然不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和新意。上映仅23天,这部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才勉强突破了5亿元,尤其在暑期档期,这个成绩显得尤为逊色。即使面对放暑假的大好时机,电影的票房却呈现下滑趋势,显然远低于前三部的表现。如果以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到9月开学时,最终票房很可能也就停留在5亿5千万左右。
从更大的电影市场环境来看,今年的影市整体低迷,能有一部票房突破5亿元,已经算是难得的亮点。往年暑期档,票房突破10亿元的影片屡见不鲜,甚至一些影片的收入远超这一数字。但今年,除了春节档,想要看到过10亿票房的“爆款”几乎成了奢望。而在前几年的暑期档,票房破15亿甚至20亿的影片不在少数,这样的情景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
《侏罗纪世界4》的票房表现不佳,除了大环境的不景气,还与电影本身质量不高密切相关。这一部的主要问题在于,它过于依赖“话唠”式的铺垫,而减少了应有的紧张刺激和恐龙对战场面。影片开篇1小时20分钟的铺垫,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进展,观众在这段时间里只是在看人物间毫无深度的对话和无关紧要的情节。这些漫长的对话不仅拖慢了节奏,还让人感到乏味,观众的耐心在这一段几乎被消磨殆尽。
如果这真是导演和制片人故意为之以减少预算,那无疑是大错特错。如果真要节省开支,倒不如加入一些浪漫情节,尤其是当电影的舞台设定在热带雨林这种偏远之地,适合加入一些秘而不宣的感情戏,而这也能有效丰富剧情。然而,导演甚至连这一点也省略了,错失了利用女主角——寡姐在银幕上的魅力,浪费了她的身材和名气,使她和一群配角一起演绎着无关痛痒的对白。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在恐龙的呈现上也大打折扣。尽管海上沧龙的出现是影片的一个亮点,但实际上,这个角色的戏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整场海上对战更像是预热,根本无法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如果放到前三部,《侏罗纪世界》的导演早就安排好一场壮观的海战场面,让海量恐龙同场厮杀,而在这一部中,沧龙的登场似乎只是为了勉强维持“侏罗纪”这一标签。
风神翼龙一度成为了影片中一个小高潮,但它与人类的交锋并未持续太长,几分钟的空战后,便草草结束。如果导演能加入更多翼龙,比如母翼龙的丈夫及其亲戚来助阵,展现一场更加激烈的空战,肯定能增强影片的紧张感。再看看第二部,火山爆发的场面中,飞舞的无数翼龙叼起人就走的情节,那才是让人过瘾的恐龙大战。
同时,《侏罗纪世界4》中的泰坦龙虽然登场,体型巨大、尾巴像鞭子一样甩动,但它的数量却过于稀少,未能提供足够的震撼感。回想起前三部,恐龙间的激烈搏斗,特别是食肉龙和食草龙的生死对决,是每一部电影的亮点所在,而这部作品却几乎没有给观众带来这种紧张刺激的场面。即便如此,如果导演愿意将前三部中经典的食肉龙与食草龙混战的片段剪辑进《侏罗纪世界4》,相信效果也不至于如此沉闷。
影片中的大Boss——畸王龙,作为四部中的新角色,本应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它初登场时以摧毁直升机来展示自己的强大,但在与科考小组的追逐战中,观众却没有感受到以前那种刺激和紧张感。这场追逐战,实则几乎与《侏罗纪公园》第一部中的同类场面没有什么新意,也无法带来足够的惊喜。
至于影片中的鹰角龙,尽管它在片中的出现合乎逻辑,并且成功地成为小女孩的“宠物”,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但它的存在几乎没有推动剧情发展,反而显得多余,显得有些“摆设”。这些小细节的处理都表明,导演似乎没有给每一处设定足够的用心,导致电影的情感和故事线都显得不够充实。
此外,影片的视觉效果也未能带来足够的惊艳,尽管热带雨林的景观在某些场景中显得瑰丽,但这些都是依赖绿幕特效完成的,缺乏真实感,且画面空间显得狭小单一,远不如前三部那样壮观。影片的外景完全没有做到让观众感到身临其境的程度,且场景重复,视觉疲劳感难以避免。
总体来说,《侏罗纪世界4:重生》不仅在视觉效果和剧情深度上大大减配,人物和故事的设定也显得极为老套。片中不可避免地呈现了一些熟悉的设定:一群不听劝告、胆大妄为的探险者,一定会深入恐龙禁地;其中不乏带着孩子的夫妻、拖后腿的队友和一个自私的坏人,最终总会有一个正义的角色挺身而出,拯救众人。这些已经成为怪兽电影中的常见套路,毫无新意,是否可以说,这也是导演和编剧在偷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