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一个深夜,英伦玫瑰戴安娜被送入沙贝特里耶医院抢救,事后一名该医院的医护人员透露:
“她希望一生漂亮,现在她遭遇不幸,她仍旧美颜如昔,面貌看不出有任何受损。”
这场发生在法国巴黎一个隧道里的车祸,车里四个人三死一生,
如此残酷的灾难里,戴安娜的脸能不受损,堪称奇迹。
在她去世后,流传世间的无数照片和视频,注定让戴安娜的容颜不朽。
就连死神似乎都不忍毁坏她的美丽,然而想想代价,不知道那到底是命运的青睐还是残酷。
2003年7月,哈里王子结束伊顿公学的学业后,根据他父亲查尔斯给出的建议,他决定在渡过间隔年之后,就入伍当兵。
参军的事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一再推后,但有些事不容他回避了。
他决定要解决一些多年以来遗留的心理阴影。
2005年,他委托当时身边的私人秘书杰米帮他调取母亲戴安娜的车祸档案。
杰米给他打预防针,表示他看了那些文件会很难过。
哈里不再回避,执意要看。几天后,这位私人秘书递给他一个棕色文件袋,并表示里面不是全部的资料。这样做没有恶意,因为拿掉的文件非常有冲击性,杰米很关心哈里,不希望他受到太多伤害。
果然,哈里从剩下的资料里发现了一个令他颤抖的细节。他看到了现场的照片,那些死伤者,在奔驰车的残骸里,看起来非常惨烈。
其中,有一个人的模样格外不同。
哈里发现妈妈戴安娜的样子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血肉模糊,而是被一片亮光笼罩,在她周围形成了一圈奇怪的圣洁光环,色泽就跟她的金色头发一样。
戴安娜躺在车座椅上,看起来就像是疲惫了在那里睡着了。
她脸上没有什么伤口,鲜活如初,一如既往的光彩照人。整个场面透露出一种超自然的诡异现象。
但是,哈里很快就发现了圣光的真相。在那些照片里,他从一些物体的光滑表面找到了一些人影,经过仔细辨认,他震惊地发现他们竟然是狗仔!
也就是说,那层“圣光”其实是狗仔手里照相机的闪光灯!哈里做梦也没想到,他可爱的妈妈在这个世界看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闪光灯!
想想那个场面:撞击后遭到严重损坏的车子冒着点白烟,内部鲜血淋漓,呼吸和心跳都很微弱,戴安娜已经濒死,第一时间赶到她身边的不是医生或者警察,而是狗仔。
他们也没有第一时间良心发现的上前来查看她的伤情,拯救她的生命,而是拿起相机咔哒咔哒在一片闪光灯中像猴子一样绕着车子,对她最后的容颜不停地摁下快门。
这明明是一出悲剧,却让这群狗仔搞得像狂欢。
哈里人生里最恐惧的声音,并不是战场上的炮火,而是媒体拍摄他时发出的咔嗒声。
在他听来,那声音仿佛就是冲他“开火”。
每一次咔嗒之后,小报版面上很可能就会爆出他的负面新闻,常常都是捏造的内容,试图掩盖哈里真实的样子。
哈里在他的自传里吐露心声:那些令人悚然的咔嗒,神出鬼没地出现在他身边时,立刻就会让他心跳加速,他觉得那就像“枪鸣”,像“刀刃被砍出豁口”的刺耳声。最让他恐怖的还是刺眼的闪光灯。
可想而知,年幼时对拍照咔哒声的恐惧,遇上母亲死亡的恐怖细节真相,命运给了哈里重重一击,
让他的愤怒洪流般从心底涌出,难以平息。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车祸发生的最初,除了狗仔,还有一些机缘巧合路过的目击者。
一家开车经过现场的美国游客揭露,他们看到有记者围着出事汽车冲着里面的人拍照。至少有五名男子拿着相机跑上去,有两名警察试图驱赶他们,却根本挡不住那群人的疯狂。
目击者表示,“他们围在汽车周围,就像猴子聚在树上一样。”
据说赶到现场的医护人员一度成功令戴安娜恢复知觉,那些苍蝇般的狗仔一定不会放过这些时刻,所以在她最后看到的东西,的确可能是闪光灯。哈里的理解是正确的。
那时候,年轻的哈里想要为母亲做点什么,可等待他的只有失望。
2007年,他第一次来到巴黎,难以自制地去了母亲戴安娜出事的阿尔玛桥隧道。
他让司机按照10年前的那个车速穿过隧道,却平静地发现,隧道就是隧道,并没有那么恐怖和危险,母亲的车祸完全就是一场不该发生的灾难。
都是狗仔的肆意追逐造成的惨剧,除此之外的理由都像是给他们扯的一层掩盖罪恶的谎言。但他们都没受到什么惩罚。
当时年轻气盛的哈里跟哥哥威廉聊了这件事后,无比气愤的他们想要重启调查,可最终被劝退了。
王室不会因为任何人向媒体发起大规模的反对和谴责,因为双方之间存在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英国王室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后,就只能靠虚假的浮华来撑起门面,而新闻媒体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果没有英国报纸提供大量报道和知名度,王室就会黯然失色。反过来,如果没有王室不断上演的戏剧所带来的访问、照片和独家新闻,小报和大报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关门大吉。
君主制和新闻媒体的共生,是英国王室大家庭最讳莫如深的秘密。
谁都知道,但是谁都不要去揭开盖子。老老实实一起唱戏就好,把一切都捅到门面上来说,那就是砸了大家的碗。
戴安娜活着的时候,王室对她的期待非常的可耻:她生下继承人和备胎之后,最好就保持低调,按照王室的剧本老老实实成为未来的王太后,
因为他们一开始对她的定位就是生育工具。
戴安娜死后,王室发现她的巨大影响力似乎永不衰竭,就想好好利用。
他们不希望她努力展现出来的真实广泛地刻入人们的记忆。
所以他们多年以来都在试图控制有关戴安娜的叙事
,想要将她的故事描绘成利于君主制的样子,抹除她真实的痛苦,免得一直令人指摘王室的无情和过错。
他们想让世人记住戴安娜在王室时,光彩照人、尽职尽责、非常幸福。
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进行微妙的贬低:戴安娜是神经质、偏执、感情脆弱、容易被人欺骗、心理有毛病,尽力放大她身上一切模糊的充满争议的特质。
当一个人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被送入疯人院,她说每一句话,都会被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