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部新推出的电影,正是《死神来了》系列的最新作。这类恐怖惊悚片通常有个共同的核心走向:故事的开始阶段,大多数人对危机的严重性视而不见。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眼前纷至沓来的事实让他们无法忽视,最终才领悟到自己所面对的真实威胁。
就像电影的主角,起初他在警告大家必须认真对待潜在的危险时,却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的言辞。即使当时大家心中或多或少察觉到了“局势不太对劲”,但是却宁愿选择视而不见,固守住一切都在正常运行的想法,拒绝接受那令人不安的现实。
结果,到了影片的尾声,众人才终于意识到主角所说的那些真相,遗憾的是,一切已为时已晚。
许多惊悚电影在推动剧情时,似乎总有些明显的逻辑漏洞。简言之,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们都缺乏基本的危机意识。例如,当有人反复告诫他们不要去某个地方时,反而更想要前往;或当有人警告某项行为潜藏危险时,他们总有理由坚持去做,甚至还会落得去做得很彻底。
在观众眼中,这种行为分明是典型的“不知危机”。这就造成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危险在剧中角色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当然,电影的优秀之处在于其推动剧情的逻辑。有些高水平的惊悚片在这方面花了大量心思,恰巧让剧中角色在不作不死的设定下,看起来并非愚蠢,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屈从于现实”。例如,通过赋予角色充足的理由,让他们不得不去做那些意识到危险但又无法回避的事情。这样的理由往往与家人的安全或生存的必要条件有关,表面上显得像“不知危机”,其实却是在“被逼无奈走向绝路”的精妙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使角色的结局更合逻辑,还能引起观众的悲情共鸣。毕竟,作为普通人的观众,有时也会为了某些原因而做出那种在别人看来是“不作不死”的选择。而只有他们自己深知,如果能够重来,谁会愿意让自己陷入困境呢?
无论剧情如何展开,依然要紧扣电影的核心主题——《死神来了》。电影归根结底必须遵循这一轨迹。每一部电影都拥有吸引观众的独特理由,尽管角色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领盒饭”,这样的情节设置却无疑是契合了电影的主题。尽管他们在痛苦与迷茫中挣扎,试图用徒劳的方式寻找出路,实际上却让电影主题呈现得更为丰富多样,演绎得更加精彩。
也正因如此,观众才能真正感受到电影的魅力。虽说我们常会吐槽剧中角色的那些“不知危机”的选择,心里想着“如果是我绝不会这样”,但事实上,观众的视角与电影中角色所处的世界截然不同,立场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即使大家看懂了那位“明白人”主角的劝告,却已为时已晚,全员皆灭的结局在影片的开头时分便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