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那结局真是让我气得无话可说!我简直无法理解,李沐风明明是在救人,居然被判定防卫过当。看完整部剧后,依然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司法体制的漏洞,偏偏要让李沐风承担这一切悲剧。就像有观众说的:“凭什么因为司法漏洞所带来的伤害,最后得让无辜的人去承担?”真的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痛点。
本以为结局会迎来一场完美的逆转,毕竟随着社会的进步,像李沐风这样的案件应该会迎来翻案吧。毕竟他当年那一判无法改变,可是如今他可以帮助别人澄清冤屈,释怀过去,重新开始。这不是一个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大团圆结局吗?但结果却大跌眼镜,结局并非如此!
这场悲剧的主角李沐风,明明是个见义勇为的好青年,却因为某些无法避免的原因,沦为被社会误解的祭品。观众也希望他能最终获得正当防卫的公正判决。然而,十四年后,历史竟然又在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重演。
### 段鸿山的“正当防卫”:让人目瞪口呆的讽刺
就像段鸿山面对周德龙致命袭击时,他同样以自卫反击的方式将对方打倒,但他得到了关键性的证据——那段清晰记录侵害过程的视频,上传至云端。凭此证据,他成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司法系统有了进步,认定标准更加人性化,可是,那个曾因相同原因被判定有罪的少年李沐风,怎么办?
如果不是为了见义勇为,李沐风本可以顺利进入政法大学,未来本应一片光明。然而,悲剧却重重降临,不仅个人遭遇了极大的不公,后来甚至走上了黑化的道路。这个转变实在让人心碎。
李沐风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最终沦为了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角色。可怜的地方在于他成了社会的牺牲品,成为流言蜚语的受害者。可恨的地方在于,他的生活越来越不如意,最终产生了犯罪的念头,并付诸实施。
所以,当他放弃申诉,看到段鸿山被判无罪,知道梅筝为自己做的种种努力时,他终于意识到,自首也许是他唯一能走的路。那个祭天的结局,真的是让人难以接受,太讽刺了!观众们也不愿看到一个好人因社会的压迫而黑化,变得让人心生厌恶。
### 段鸿山:自诩为司法正义,实则虚伪可憎
而剧中的段鸿山,他的言辞更是让人无比反感。最后一场他的“说教”,简直可以称为是败笔。他居然开口说,当年判定李沐风防卫过当,是因为担心他人的效仿。事实上,那时候的媒体还不发达,普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防卫过当”。而李沐风出狱后,所有人记得的只是他是个“杀人犯”,而并非正当防卫的受害者。
李沐风,这个年轻的牺牲者,原本可以成为普法的旗帜,却只成了流言中的祭品。段鸿山的这个判罚,最终只是毁了一个年轻人的前途,到底有何意义?
然而,十四年后,段鸿山面临与李沐风类似的情境时,却一口咬定自己是在进行正当防卫。真是讽刺!当年,他判李沐风防卫过当时说,要警告大家:面对伤害别反抗,免得引发社会效应。而当他自己面临类似情况时,他却完全不提重判,反而宣称自己是正当防卫——这是什么逻辑?
段鸿山,那个自以为是司法正义化身的人,居然从未承认过当年判错的事实。更可笑的是,他还在李沐风面前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成果”——通过这个判决,犯罪率降低了。真是吃人血馒头的典型,不仅自己吃,还要在受害者面前大快朵颐!
### 结局到底想表达什么?
那么,《正当防卫》的结局到底在传达什么?难道真的是在讽刺司法的不完善,还是在劝告大家“不要管闲事”?《以法之名》的万海给人的感觉就是:“我们斗不过他们,只能认命。”而《正当防卫》给观众的结局则是:“你看,管了闲事,最后不还是这么个结局?”真是让人失望透顶!
这些烂尾剧活该被骂,简直是浪费了我们这么多观众的期待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