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董铭报道——
经历了改名风波和多次档期调整后,姜文执导并主演的新片《你行!你上!》终于在7月16日正式与观众见面。这部自立项起就备受期待的作品,不仅汇聚了马丽、于和伟、何赛飞、雷佳音、辛芷蕾等实力派演员,还首次触及了姜文鲜少涉猎的人物传记领域。那么,这部影片究竟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姜文时隔7年回归导演席,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能否再现当年《让子弹飞》斩获高票房、高口碑的辉煌?这位擅长“拿捏”观众心理的导演,将所有神秘与悬念留到了最后一刻。
电影《你行!你上!》从原备案名《英雄出少年》改名而来,改名后的片名个性十足,极具冲击力。姜文在今年五六月才正式对外透露这一消息,并预计暑期档上映。档期方面更是一波三折,原计划7月25日上映,一度提前到7月18日,最终更是在7月16日晚举办了全国千场首映礼,并于17日18时开启全面点映。更有趣的是,观众还能通过官方平台与姜文在线互动,这无疑激起了不少粉丝的期待。
影片聚焦一对父子传奇的成长历程,讲述了天才琴童郎朗在父亲郎国任(姜文饰)的严苛教导下,从沈阳到美国,从3岁到17岁,弹琴的路远比“取经”更加艰难。故事中,父子俩心无旁骛,赤手空拳打破美国音乐殿堂的重重壁垒。这一剧情梗概和演员阵容暗示着电影讲述的正是郎朗父母的故事,尤其是马丽饰演的周秀兰,与郎朗母亲同名,这也是姜文首次挑战人物传记片,聚焦当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亮点十足。
从数支预告片中,姜文“霸气”的导演风格依旧鲜明。影片中姜文以东北话展现父亲郎国任的独特性格,父子关系微妙且充满张力。姜文对儿子的高期望与教育方式引发了观众的讨论,有些“粗暴”教育手法令人联想起去年暑期档大热的《抓娃娃》。为了突出年代感,片方还特地推出一系列怀旧风的海报,仿佛将姜文、马丽、何赛飞、辛芷蕾等演员带回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在这些海报和预告中,葛优和甄子丹的造型尤为抢眼,反差萌爆棚,增添了不少喜剧元素。
不过,在这些颇具喜剧感的场景背后,也不乏姜文一贯的荒诞魔幻主义风格。影片中出现了戴动物头像弹琴、楼顶天台飞铲等荒诞画面,还有那句经典的“我行!我上!干他!”更是将少年郎朗的学琴之路渲染出一股超现实的亢奋感,极具视觉冲击力。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下午3点,《你行!你上!》预售票房达到733万元,想看人数超过19万。虽然成绩不及同期《长安的荔枝》的4257万元和38万想看人数,但猫眼及多家媒体预测其最终票房将在2.5亿到4.6亿之间。与同样由马丽主演、去年票房33亿的《抓娃娃》相比,这部新片的市场潜力显得相对有限。
回顾姜文的导演生涯,迄今为止他共打造了六部长片。从1994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2000年的《鬼子来了》,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再到2010年创造票房奇迹的《让子弹飞》,以及2014年的《一步之遥》和2018年的《邪不压正》,姜文虽产量不多,却几乎每部作品都引发热议。尤其是前三部作品,被视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青春成长、历史视角和类型化探索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姜文的作品评价和票房波动明显。尽管《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延续了《让子弹飞》的民国背景和演员阵容,却因制作与表演水平下降,豆瓣评分分别只有6.7和7.0,票房也仅有5.1亿和5.8亿。至今,2010年上映的《让子弹飞》依然是姜文导演作品中票房最高的,6.3亿元虽非今日高位,却荣登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宝座,并贡献了“让子弹飞一会儿”等经典台词,成为网络梗的常青树。
此次《你行!你上!》回归现代题材,集合众多实力派演员及郎朗自带的公众关注度,再加上教育题材的广泛话题性,究竟能否在口碑和票房上重塑辉煌,关键在于观众能否认可姜文对“郎爸”这一形象的诠释。影迷们期待,这部新作能够为姜文开启一个全新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