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年轮》的永久演唱权,但以后不唱了。”
这句话,像一把刀,干脆利落地切断了张碧晨与汪苏泷之间十年的合作纽带。
而汪苏泷一句高情商回应,不带名字却句句有锋。
没人想到,一首陪伴无数人青春的《年轮》,如今成了两位歌手撕破脸的导火索。
是误会,还是早有预谋?是情绪失控,还是人设崩塌?
吃瓜群众一脸懵,粉丝各自为战,网友纷纷表示:娱乐圈的友情,比电视剧还短命。
那么,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原唱”之争,到底是怎么从一个网红的评论,烧成了一场全民围观的撕X大戏。
1. 一场“谁才是原唱”的罗生门:网红评论,掀起腥风血雨说真的,这事原本可以不闹大的。
一个叫“旺仔小乔”的蒙面网红,在直播里讲了一句:“《年轮》的原唱只有张碧晨。”
就这一句话,仿佛在干柴上倒了桶汽油。
汪苏泷粉丝炸了锅,毕竟人家不仅是词曲作者,还是官方认证的男声原唱。
张碧晨粉丝也不甘示弱:谁先上线谁就是原唱,没毛病!
更戏剧的是,张碧晨工作室迅速跟进,直接发声明说她是“唯一原唱”。
汪苏泷这边本来还挺佛系,官方回应说“双原唱没问题”,想给对方面子。
但看到对面一副“拿了你写的歌,还要你闭嘴”的架势……汪苏泷怒了。
7月25日凌晨,汪苏泷团队发布重磅炸弹:收回《年轮》所有演唱授权!
这下,张碧晨真的“永远”不能唱了。
2. “永久演唱权”?一句话泄露了多少心虚与倔强张碧晨第二次发声明,语气明显软了。
她说:“我拥有《年轮》的全球永久演唱权,但出于尊重和自我选择,不再演唱。”
听起来体面,实则尴尬。
什么叫“永久演唱权”?业内人士一看就明白,这种说法多半来自早年合约里的一项授权——非独家、可撤销。
说白了,版权不在你手上,唱不唱得了,还是人家说了算。
而“自我选择不唱”,更像是“被禁止唱”之后的体面说辞。
这就像有人被拉黑了,还在朋友圈说:“我主动断联。”
网友调侃:“你不是原唱,你是一个原本可以唱。”
一句话,笑翻全网。
曾几何时,张碧晨和汪苏泷是圈内难得的“神仙搭档”。
2016年演唱会上合唱《年轮》,互动默契,气氛感人。
汪苏泷为张碧晨写歌,张碧晨为他站台。
那时谁能想到,这么美好的一段合作,会毁在“原唱”两个字上。
其实,娱乐圈类似的事并不少见。
人心一旦有了缝,最先掉进去的,往往是信任和尊重。
这一次,《年轮》成了“年论”——你说你是原唱,我说你不是。
一句话,冰封往昔。
4. 张碧晨的人设,在这场风波中崩得悄无声息要说张碧晨,这几年风波不断。
从“私生饭”传闻,到华晨宇未婚生子,再到如今的“原唱之争”,她的公众形象早已岌岌可危。
但偏偏她在音乐上最响亮的一张牌,就是《年轮》。
这首歌带她出圈,让她站上央视春晚舞台,也成了她演唱会的“压轴曲”。
可现在,牌被收回了。
连QQ音乐都默默把她的“原唱”标签改成了“演唱者”。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连“原唱”的资格都要靠争取,而不是事实自证。
曾经靠一首歌封神,如今同一首歌,也踩掉了她的神坛。
5. 汪苏泷的反击,不动声色却正中要害张碧晨话音未落,汪苏泷在深圳演唱会上唱起了《年轮》。
全场大合唱,气氛炸裂。
唱完后,他忽然说:“北京有烤鸭,兰州有牛肉面,深圳有影子……因为深圳(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一句谐音梗,掌声雷动,全场秒懂。
没有点名,却比点名更狠。
汪苏泷的高情商体现在:不踩你,但也不让你踩我。
有粉丝回忆,这不是汪苏泷第一次“被吃软饭”。
早年他写的歌,火了却被拿去唱,名字写错、署名缺失、版权被侵。
这一次,他终于不再忍。
“收回授权”,是他对自己的作品说的一句保护语,也是对尊重创作者的一次集体教育。
6. 艺术不该被虚名绑架,创作更值得尊重一首歌,能红十年,是因为旋律动人,也因为情感真挚。
但如果唱歌的人,忘了谁写的词、谱的曲,那这份动听就变了味。
张碧晨这场“唯一原唱”的执念,让人看到了人设的脆弱,也看清了人性的虚妄。
而汪苏泷的沉稳反击,则提醒我们:在娱乐圈,真正站得稳的,不是情绪,而是实力与底线。
音乐是合作的产物,不是抢夺的战利品。
尊重,是所有光环的前提。
娱乐圈里最难得的,不是红,而是清醒。“双原唱”是共赢,“唯一原唱”是独角戏。
一个人可以唱火一首歌,但不能否认写这首歌的人。
别把情怀当筹码,也别拿人设当盾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