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致1999年的自己》,很好看,强烈安利。看着这部剧,仿佛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代,如此美好,让人流连忘返。这部剧,非常有年代感、有真感情,还有梦想情怀。喜欢观看此剧的海外华人可以搜索下老马路由器来解决观看问题。
刚刚普及的网络、聊天工具OICQ、传呼机、粗线毛衣、时髦发型、歌星张信哲……这一切,如此熟悉,又如此亲切;那时候的人们,满眼的纯真与美好,心仿佛透明的一样,清澈无比。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纯净,就像剧里演的——毛头爸爸张启明,他很喜欢肖涵的妈妈关爱萍,他通过自己的暖心行为,一点一点让爱萍的儿子肖涵接受他;肖涵和钱佳玥帮毛头补课,最终毛头实现了考上市重点高中二中的梦想;虽然九厂老工会主席廖东梅重男轻女,偏心两个儿子,但她心里也记挂着女儿——在女儿去江西下乡时,她偷偷在女儿的被子里塞了一斤大白兔奶糖和十个煮鸡蛋。后来,廖主席得病,把外孙女钱佳玥认成了小时候的女儿,让人笑里带着泪;生病以后,她每天都会去等爱人陈德隆,虽然爱人已去世多年,却一直有美好的片段留在她的脑海里。她和女儿陈秀娥虽然吵了一辈子,但她临终时,依然觉得对不起女儿,她依稀记得的,还是女儿;临终时,她模糊不清的话语里,是对女儿陈秀娥深深的歉意。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挚不做作。邻里之间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共同想办法,有浓厚的人情味儿,不像现在,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丛林",也隔开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表面虽然亲近温和,一扭脸就互相倾轧、精于算计,翻脸比翻书还快,已经没有了过去的淳朴。真感情稀有得像古董,如今,"利益交换"、"精致的利己主义"横行,人与人之间仅存的那一丝温情,也在慢慢减少。那时候的人们,不功利,也不势力。比如:陈彭宇和钱康之间朴实的关系。陈彭宇是企业老总,钱康是个出租车司机,一次陈彭宇偶然坐钱康的出租车,看到他在用心学习英语,要考"五星司机";他被钱康这种学习精神所感动,把自己上大学时候的英语学习资料都送给了钱康,帮助钱康学英语;后来,陈彭宇和钱康成了好朋友。剧中每个人物身上,都有可爱的一面——肖涵妈妈关爱萍努力上进坚强,钱佳玥妈妈陈秀娥有真性情,毛头爸爸张启明风趣幽默,廖主席直率顽强;肖涵勇敢担当,毛头张扬调皮可爱,钱佳玥努力上进,陈末真诚讲义气……每个人物身上都有闪光点,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各有所长。
剧中人物身上,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股子不服输劲儿;即使被生活蹂躏得不成样子,依然保持坚强,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剧中人和人之间,弥漫着真情,更多的是互帮互助,有困难大家一起上。很怀念那个年代,致敬那个纯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