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今年对于中国而言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
暑期档恰恰又赶上了日本投降八十周年纪念日,和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
所以今年暑期档的主旋律,注定是反战题材。
今年暑期档的反战大片,尤其是抗日题材的,总共是三部。
一部是7月25日即将公映的《南京照相馆》,一部是8月8日上映《东极岛》,
另外一部就是已经轰动了很久,且一直备受关注的《731》。
只不过相比前两部,《731》的宣发表现却一直都非常神秘...
正确的路《南京照相馆》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上映,但是已经开始点映了,
这部电影,只能说相当的炸裂。
申奥导演的这部片子,算是打响了暑期档抗日的第一枪,
不过《南京照相馆》虽然是抗日题材的,但是本身和“抗”的关系不大。
这部电影试图告诉我们的,更多是“为什么抗?”
刘昊然的那句“我们不是朋友”,以及这一部《南京照相馆》其实也就等于把之前所有以“善良”日本人视角重构的侵略史电影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中国式的主旋律电影,
但是由我们年轻一代的80后导演所拍出的主旋律电影并不多。
这部《南京照相馆》最大的特点在于,作为主旋律的宣教性和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所必要的文艺性和普适性,被平衡的非常好。
如果说管虎老师的《八佰》就是用逼真和宏大的场面,把主旋律铺在你的脸上,直接按着你的头让你哭。
那么申奥老师的这部《南京照相馆》,就是在草蛇灰线的叙事上,让你在某一个角落,突然间被击中。
让你沉默,让你叫绝,让你无声流泪,厚重的历史完美的承载在了小人物弱小的身躯之上,
后劲非常大,口碑炸裂是必然。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到叫绝的地方,就是申奥老师没有尝试着塑造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反派形象,这其实也是当年《南京南京》的最大争议。
伊藤这个角色,岁开始确实是一个白莲花,不敢杀人,也不愿意杀人,应该来说,他是有人性的。
这个人物的角色弧光,就是他在一点一点的失去人性,
人是会被环境所改变的,就算是你真的是一个白莲花,也绝无可能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不否认有这种人,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是这种人,
电影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文艺载体,首先需要考虑的依然是大多数。
伊藤这个角色,就是告诉我们一朵伪善的白莲花,如何一步步的在日军这个军国主义的大杂烩中慢慢的被污染成一个恶魔。
以《南京照相馆》的口碑上升来说,暑期放主旋律抗日影片,已经被证明至少不是一条错路。
《东极岛》的预告片,看起来也非常不错。
从预告片来看,还是管虎所擅长的那种“热血路线”,
他已经在《八佰》上成功了一次,证明了这条叙事路线是能拿下高票房的,观众愿意为之买账。
作为一个导演,延续自己最擅长的路线,绝对是最经济,最正确的做法。
但是《东极岛》本身的原型事件很特殊,渔民拯救英国战俘的过程并不长,
如何表达前后叙事,如何平衡事件本身的国际性和热血主题,想必对于管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相比于前两者,最受期待的依然还是《731》,
这部电影从去年9月18日定档到说好的今年暑期7月31日上映,从宣发上来说,还是非常神秘。
但是在这里,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
《731》很有可能,无法如期上映了,
因为作为一部电影来说,如果在上映前一周还没有大规模宣发,一定就是不上了。
可以说现在《731》距离撤档,只剩下一个官方通报。
从票务数据来看,《731》的累计想看人数,已经达到了131万人,
《东极岛》和《南京照相馆》的想看人数都不过仅有十几万人。
这个数据别看都是虚的,但是最后会非常直观的反映在票房数据上,
当初《抓娃娃》就是这样,最终以33亿的票房夺下了当年的暑期档冠军。
今年暑期的大盘总体是收缩的,随着娱乐的便捷化,人们接收娱乐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
电影不再是唯一的方式,传统电影受众一直都在受到冲击。
但是《731》如果真的上线,肯定还是能够狠狠的冲击暑期档,至少15亿应该是能够达到的。
现在《731》迟迟不上映,说什么的人都有,有“举报说”,“日本撤资说”等等等等。
这里比较倾向,《731》压根就没有打算在7月31日上映,这个上映时间,本身就是宣发的一部分。
电影的后期制作可能根本就没有完成,7月31日只是发行方的一个烟雾弹,
之后又放出了“一百万人举报电影阻止上映”的噱头,炒作造势。
从预告片来看,防护服的颜色其实也不太对,
而且731部队这种秘密机构出身的军人,在喝花酒的时候就名目张代的吹嘘人体实验的内容,讲真有点离谱。
预告片总体看上去总是有点奇奇怪怪的感觉,而且导演也不像管虎,有过成功的经历,得到了市场的信任。
《731》的导演当年是拍过著名烂片《铜雀台》的,所以以个人角度来说,对《731》报以一定的怀疑。
主旋律电影,尤其是绑定爱国题材,是相对比较容易拿到票房的,希望《731》这部作品,能够精致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