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
陈佩斯的新片就在7月25日登上了院线。
作为一个娱乐圈不多见的老艺术家,陈佩斯为了这部《戏台》可谓付出了太多太多。
然而在这部电影第一次官宣之后状况却并不理想。
因为预售的票房真的太低了。
所以被迫无奈下陈佩斯只能将电影延期了几天。
当时互联网上很多人都说陈佩斯的这部电影要扑街了。
但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没想到,之前的票房之所以太低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
这不随着有关消息的不断涌现,《戏台》的预售票房突破了六千万。
这一状态不仅揭开了陈佩斯的真实处境,更证明了当初朱时茂说的那句话。
厚积薄发
作为一个在圈子里发展了一辈子的老艺术家,陈佩斯这一次拍摄的电影《戏台》。
其实是根据自己的话剧改编成的,或许很多人没有看过这部作品。
但是从大众的口碑来看就能发现话剧《戏台》反响真的非常好。
而将其影视化对于陈佩斯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从立项到通过审核整整用了七八年的时间。
不仅如此当初的很多投资人都因为对这部戏不好看纷纷选择了撤资。
为了能够让这部作品和大家见面据说陈佩斯抵押了自己的房产。
陈佩斯为的就是让大家再一次看到那个最传统的喜剧。
现在的电影市场里商业喜剧大行其道,太多的人看了之后光哈哈大笑。
但是丝毫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笑,而传统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是讽刺。
当人们看完整部电影之后不仅仅是哈哈大笑了一番,更是对人生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以笑寓意,以悲述人就是传统喜剧最重要的一点。
《戏台》这部电影当初本可以按照投资人的要求加入各种无厘头的要求,
那样的票房或许会看上去好看。
但是一旦被人们发现这是一个披着传统喜剧外皮的商业喜剧,
那么对于整个电影的后续发展完全有很大影响。
和同档期的作品相比,《戏台》一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二没有庞大的噱头背板。
不管怎么想都很难和其他的作品一较高下,但是所有投资人都低估了一点。
那就是陈佩斯自己的影响力。
作为陪伴了一代人成长的喜剧明星,陈佩斯用自己的表演带给了无数人欢声笑语。
都说现在的电影市场是90后00后说了算,但这一次80后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一点。
“80后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面对自己喜欢的明星用一张票去支持一下又有何妨?
难道只允许年轻人追星不允许80后这么做吗?
这一次《戏台》预售的6000万票房让陈佩斯看到了希望。
如今电影上映我们只需等待后续的票房数据,
到时候就能明白传统喜剧在内地到底还有没有市场。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不由得让人们想起朱时茂说的一句话。
倔老头
在《戏台》的点映礼上,蔡明和朱时茂等老艺术家都来到了现场观看。
当电影结束以后这些人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大家都是过来人都是搞喜剧的,所以都明白如今想做传统喜剧的难处。
这也是为什么蔡明会说感谢陈佩斯对喜剧的一直坚持。
当初朱时茂和陈佩斯合作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话。
朱时茂表示陈佩斯是一个性格非常倔强的人,年轻的时候是这样,老了以后也是这样。
用“倔老头”三个字来形容如今的陈佩斯丝毫不为过。
如果他不倔,那么怎么可能用七八年的时间去申报一个电影项目?
要知道这个时间是同类作品的三倍时长,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就放弃了。
如果他不倔,那么怎么可能倾家荡产将资金都压在这部作品上呢?
如果他不倔,当初怎么可能会和央视“一较高下”呢?
就说现在娱乐圈里的明星,有几个人能够拥有像陈佩斯一样的勇气和决心?
这一次陈佩斯的《戏台》不仅展现了80后中年人的消费能力。
更是证实了自己在人民心目当中的口碑,或许在你的记忆中陈佩斯只是一个演小品的。
但实际上他的每一个小品的背后都有其隐含的深意。
这部作品没有那么多浮夸的特效,也没有令人生厌的流量明星。
有的只是陈佩斯这个倔老头内心的一个梦想以及黄渤等人的无偿加盟。
大家都说这一次黄渤赌对了,但有没有人了想过黄渤其实一开始压根就没计划赌呢?
他只是单纯的角色传统喜剧这个东西不应该被遗忘不应该被放弃,所以他才参加了进来。
在这个暑期档《戏台》或许不是票房最高的那一个,但一定会是最出彩的那一批。
一场后劲十足的电影表面上让大家其乐融融开怀大笑,
实际上影片通过一段剧情深深的诠释了人性。
要么现在不少人看戏就只看老艺术家的戏呢?因为这些人代表的口碑真的是太好了。
看他们的作品我们无需有踩雷的风险同时但还能享受到精湛的演技,不管怎么看都不算亏。
在电影首映的时候朱时茂都表示自己第一次为了这个老朋友流泪,这是头一次。
之所以朱时茂会如此的激动,可能更多的还是看到自己的这个老朋友如今终于圆梦而激动。
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这就是一部可看可不看的电影,但是对于陈佩斯来说这是他七八年心血的结晶。
如今预售票房暴涨,首映口碑不错对陈佩斯,
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的长大成才,他怎能不激动呢?
结语
作为票房重头戏的暑期档各个电影其实都铆足了劲,《戏台》能从这么多影片中脱颖而出。
除了各位对于陈佩斯的支持之外,电影本身的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否则如果用粗制滥造的作品来糊弄观众,那么最终可能坑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