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观众纷纷表示:“每年都有这些历史剧,已经看得疲倦了,实在不想再看了。”
不过,小编得说,《浴血荣光》真的是让人情不自禁地被剧情中的激情所感染。
比如说,毛泽东、杨开慧和瞿秋白一起唱国歌的那一幕,简直让小编眼泪直掉。
并没有故意煽情的镜头,也没有让人感觉刻意去激发情绪,但你就是能感受到那股澎湃的力量。
尤其是在起义成功后,黑夜中那辆带着光芒的火车驶来,瞬间让观众的内心也被点燃了。
画面无声,但那句“向着光的方向走,那里充满希望”却在心中激荡,似乎被无限放大了。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如果选角失误,历史人物的形象和特色就会丢失。”
换句话说,如果选角成功,那么这部历史剧《浴血荣光》将更为完美。
当毛泽东决定起义时遇到阻力,王仁君将那种有些烦躁却又儒雅的毛泽东展现得淋漓尽致。
即使面容显得有些愁苦,但他那双睿智的眼睛依旧透过屏幕直视你,选角真是到位了!
说到毛泽东的扮演者,其实已经有很多演员曾经塑造过他的形象。
无论是谁演,形象都比较贴切。
侯京健演的是年轻时代的毛泽东,唐国强则塑造了中老年毛泽东,大家都演得挺合适。
出乎意料的是,41岁的王仁君与张慧雯搭档,后者成熟稳重且知性的演技,甚至超越了她31岁的年龄。
放下了偶像包袱,放弃了时尚造型,张慧雯的演技让观众眼前一亮。
虽然她头上的发套有些假,但她眼中的沉稳,五官的温柔与智慧,还有那有血有肉的个性,都完全符合杨开慧的气场。
这个选角也是成功的!
但另一方面,陈龙饰演的“周恩来”、侯勇饰演的“贺龙”以及王志飞饰演的“朱德”,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了。
不能说他们演得完全错,但也不能说非常贴合历史人物!
侯勇饰演的“贺龙”给人的感觉是血性方刚、年轻有为,但他那深深的法令纹和眼皮垂下的状态,让人看出他已经58岁了。
这样,他没能展现出1927年、31岁的贺龙该有的神态。
而且,有时候侯勇的表情中,隐隐透露出疲惫和精力不济。
当然,不能说侯勇演技不好,只是年纪稍大,如果能给年轻演员更多机会,或许能更好地还原年轻力壮的贺龙形象。
不过,在起义成功时,贺龙那句“缴枪不杀”时的霸气,终于在灯光下通过胡须遮掩,显得年轻了许多。
自然的演技,再加上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不容拒绝的气场,才是血气方刚的贺龙!
王志飞演的是,那个身经百战、意志坚定的朱德。
他的眼神虽然坚定,却带有些许反派角色的锋利,尤其是在松弛的面容下,他犀利的眼神有点失控。
不能说王志飞演技不好,只是面容显得过于老成,反派的形象多了一些,也影响了他的表现。
即使如此,在马背上的英姿飒爽,60岁的王志飞演绎出的不屈不挠的朱德,依然挺有气势。
至于陈龙饰演的周恩来,确实是《浴血荣光》中的一个不足之处。
周恩来有勇有谋,气度非凡,随便一个姿态都是充满智慧的体现。
然而,49岁的陈龙似乎总是看起来无精打采,要么犯困,要么正在犯困的路上。
虽然1927年时,周恩来才29岁,正值意气风发之时,但陈龙的演技和气场未能跟上,导致整体形象有些失真。
要是《浴血荣光》中的周恩来由《觉醒年代》中的金靖承来饰演,或许会更加贴合。
金靖承那一表人才的面容和神采,显得更为到位。
有观众尖锐地批评:“演员年龄太大,与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不符。”
有观众也表示:“让60多岁的演员来演30岁左右的角色,满脸的褶子让人难以接受。”
至于33岁的张一山,他的演技给观众带来一些模棱两可的感觉。
有时候,他看起来像20岁左右的林彪,害羞又带点感性;有时候,他又让人觉得与角色有些串戏。
尤其是在黑夜中的镜头,他的状态更像夏雨,让观众的感观差强人意。
不过,也许是因为张一山的戏份还不多,林彪那种内向、不善言辞的性格还没完全展现出来。
不过他热泪盈眶的演技,倒是有些亮点!
另外,《浴血荣光》中还意外地看到时尚界的胡兵,饰演了面部蜡黄但又充满血性的小人物刘安恭。
保剑锋则塑造了陈树湘,圆润的脸庞展现了角色的生动形象。
总体而言,《浴血荣光》是一部不错且有血有肉的作品,值得一看!
如果选角在年龄上能够更加精准贴合,整部剧的效果会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