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的恩怨情仇,今天要说的主角是衡小珍先生,西安珍友社的创始人,如今已经67岁了。身为文字辈的相声演员,衡小珍早年学习京剧,之后转行投身相声,师父是王宝珍。
在2007年,衡小珍成立了珍友社,除了表演相声,还积累了不少学员,其中苗阜、王声和卢鑫等人都是他的学生。珍友社十周年庆典时的2017年,衡小珍邀请了杨少华和杨议父子来西安演出,演出后他更是让自己的儿子衡治拜杨议为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
接着在2018年,衡小珍和儿子衡治参加了《相声有新人》,获得了郭德纲的认可,父子俩也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观众熟知。近年来,虽然全国各地的相声小园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真正盈利的可不多见。北京大逗相声社的班主李寅飞在直播时直言,仅能保持收支平衡。而北京嘻哈包袱铺的总队长刘钊也透露,因为不挣钱,他们的园子如今只剩下两家了。
而天津极品相声帮的班主钱城也在直播中坦言,天津有近百家相声园子,超过六成都在亏损。就在7月14日下午,衡小珍在直播时被网友问到情况盈利与否,他无奈地表示:“在这种环境下,哪个行业能盈利呢?现在已经盈不了利了,所以才会做直播,介绍我们的珍友社,欢迎朋友们来听相声,支持我们。”
当网友再问,亏损谁来兜底时,衡小珍无奈回应:“当然是我自己了。”网友还询问演员是否有第二职业,他解释道:“有些演员有,然而大部分其实没有。”说完,他指向身后的年轻人:“现在有位在做设计装修的,也有几个在单位上班的,其他人有外卖和滴滴。”
有网友建议他们可以尝试带货,衡小珍则表示:“对,我们也在卖票,随时都可以来买几张。”当被问及他哪来的资金来兜底时,衡小珍坦白:“有退休金,年轻时也积累了一些,做生意就是这样,总不能总指望你赚钱啊。”
在直播中,衡小珍还提到,西安人听相声的人并不多,现在一场演出有时也只卖出20张票。尽管做出过尝试改进,但效果不显著。他和团队因为热爱相声,只能坚持下去。
“现在的大环境并不理想,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咱们普通百姓的消费也都降级了。” @兰石读书习字说。没有名角和过硬作品的相声小园子,面对想吸引观众、通过相声挣钱的困难,确实令人担忧。但我坚信,这一切困难只是暂时的,经济形势一旦好转,相声小园子还是会有光明的未来。
衷心期盼衡小珍先生的小园子能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