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这事儿,连 “张译” 这三个字都护不住《以法之名》的口碑了。
一部由央视与最高检联合出品,傅东育导演,张译领衔主演,蒋欣坐镇,历经三年打磨剧本的大制作,打着 “年度剧王” 旗号上线,结果两天就被差评冲到热搜,张译本人也成了 “众矢之的”。
起初,观众多是冲着张译而来。他在《士兵突击》《鸡毛飞上天》《他是谁》《狂飙》等剧中,塑造的角色都极具厚度。可这次,观众却 “吃撑” 了 —— 不是他演技不行,而是他 “太一样”。
在《以法之名》里,男主洪亮表情木然、眉头紧锁、说话压低音量,让人恍惚间分不清他是安欣、程兵,还是卫国平、顾晓阳。张译把角色演成了自己的 “模板”,人设频频撞脸。近几年,他似乎被 “疲惫中年男人” 的形象困住了。
这其实也是整个 “实力派安全区” 的问题。如今 “主旋律 刑侦 正义执法者” 类的剧,成了市场保险投资。可这样的模式,不等于有艺术。
张译是 “拼命三郎”,高产让他 “永远在线”,却也让观众产生 “审美疲劳”。台词、表情,观众都能预判,“人设熟透感” 带来了演技的反噬。
张译并非没有自知之明,他曾坦言观众累了,自己也累了。可话音未落,《以法之名》就上线了。剧中,洪亮作为检察官转战国企法务,剧情不清、行为逻辑混乱,连基本的行业专业度都没体现。
张译这次 “翻车” 是个信号,安全牌不能再打了。中生代演员的危机摆在眼前,观众期待的是演员能脱胎换骨。张译有能力挑战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关键在于他愿不愿意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