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起出生于1955年9月8日,地点是当时仍保留传统面貌的北京。那时的北京,四合院随处可见,生活节奏平和简单。自小,他便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家里也没有反对,允许他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他曾试图进入艺术类院校学习,先后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但未能如愿。此外,他也曾投递过军队文工团的试镜,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但依旧没有获得机会。面对这几次落选,他转而投身到其他工作中,开舞蹈班教人跳舞,还在乐队担任架子鼓手,虽然这些工作与表演无关,但也为他保持了与艺术的联系,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直到1983年,年仅28岁的樊志起终于迎来转机。央视拍摄的短剧《无名的花》需要演员,他的朋友推荐他去试镜,最终成功入选并获得了主角。这个机会让他真正迈入了演艺圈,导演看中了他的潜力,随后还把他推荐给了其他剧组。从此,他接连出演了多个角色,逐渐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樊志起面容端正,形象适合演绎正派的中年人物,尤其擅长历史剧中的角色塑造。1989年,他在《庄妃轶事》中饰演了多尔衮,这个角色为他带来了第二届“东北风”杯最佳男配角奖。对樊志起而言,奖项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够把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使观众对他产生深刻印象。
1991年,央视为了纪念岳飞遇害850周年拍摄了电视剧《满江红》,樊志起在剧中饰演岳飞,凭借着对岳飞刚正不阿的形象塑造,这部剧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接下来的几年里,樊志起还参演了多部经典历史剧,尤其是在1992年至1993年期间,出演了《三国演义》中的蜀汉名将姜维,这个角色成为了他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之一。姜维的忠诚与悲壮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1994年,他出演了《昌晋源票号》,并为这部剧的成功贡献了不少力量,该剧最终获得了第15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
1995年,他参演的《黄齐生与王若飞》获得了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进入21世纪后,樊志起继续活跃在影视圈,2001年他在《不惑之年》中饰演的刘树生帮助剧集获得了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2002年和吴刚合作出演的《祥符春秋》中的石俊卿,2003年该剧获得了第2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此外,他还参演了2004年上映的《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和《强渡嘉陵江》,2005年,他在《争霸传奇》中扮演吴子胥,这些作品都为他积累了更多的粉丝和口碑。
樊志起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表演教育,而是凭借着自学和实践积累出自己的风格。他对待每一部戏都非常认真,不仅在拍摄期间投入大量精力,还经常下戏后反复琢磨剧本和角色细节。他总是愿意耐心指导年轻演员,分享自己的经验,毫不摆架子。对于樊志起来说,演好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演员的地位并不决定一切,关键是如何将每个角色演得生动真实。
然而,2010年初,樊志起在个人博客上透露自己身体出现问题,需要休息几天,尽管他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事实上,他当时已经被诊断为晚期胃癌,疼痛几乎让他难以忍受,但他依旧忍痛拍摄,依赖大量止痛药来维持工作状态。剧组中的其他人并不知道他的病情,他一度隐瞒自己的病痛,直到拍完最后一部戏后才决定休息。当他与导演尤小刚发生争执时,尤小刚不同意他请假,两人曾有过一番争论,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工作。拍完戏回到家后,樊志起不久后便因病去世,年仅55岁。虽然他去世的消息一开始并未公开,但直到10月,尤小刚才在公开场合证实了这一悲讯,许多人仍感到震惊,很多人甚至直到此时才意识到他已经离世。
樊志起虽然一生未曾大红大紫,但他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深深地扎根在观众心中。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从一个未能考入艺术院校的年轻人,最终凭借自学和多年实践积累的经验,在荧屏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尽管癌症在他最需要休息的时候找上了他,他仍选择在最后的时光里,竭尽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敬业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让他在粉丝和同行中赢得了深深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