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编号17》颁个奖项,估计上面会写上“最擅长用科幻讲述人性故事奖”。这部电影就像将社会新闻包装进了科幻的外衣,咬开后又甜又带点苦涩——它的优点就像尼福尔海姆的极光,特立独行、耀眼夺目。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将“打工人的血泪史”演绎成星际冒险:米奇签署“消耗体”协议时抖动的手,简直就像我们签劳动合同的那一刹那;重生舱发出的机械声,听起来像老板在群聊里发出的“加班通知”。这种“用宇宙视角讲述人间烦恼”的技巧,使得科幻片突然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在技术上更是无可挑剔。罗伯特·帕丁森同时演绎两个米奇,宛如把“职场懦弱”和“破罐破摔”两个表情包同时展现出来,17号说话时低头的样子,和18号叉腰瞪人的态度,甚至弹幕都在刷“这不就是我上班和放松时的状态吗”。视觉效果也恰到好处:地球垃圾堆的灰暗与殖民基地的冰冷,形成了出租屋与老板办公室的鲜明对比——看似不同的场景,实则都体现了打工人无法逃脱的牢笼。
当然,这部电影并非完美无瑕,不能直接封神。前半段铺陈世界观的节奏慢得像快递卡在半路,有观众忍不住掏出手机刷了朋友圈;某些隐喻直白得像贴在额头上的便利贴,比如马歇尔演讲时的盛气凌人,明眼人一看也知道在影射什么,少了点“自己琢磨”的乐趣。纳莎这个角色的戏份也有些可惜,明明可以探讨“爱情到底是由记忆还是人来定义”,结果却被两个米奇夺走了不少戏,这就像点了杯奶茶却忘记加珍珠一样。
不过,瑕不掩瑜,朋友们!《编号17》就像那种表面上嘲讽你“卷不动就躺”的朋友,转身却悄悄送你一颗糖——它用黑色幽默调侃打工人的无奈,却在最后让米奇望着极光发呆,默默传递出“再难也能找到希望”的信息。
所以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特别适合以下几类人群:每天喊着“不想上班”却依然在努力工作的打工人,看米奇重生就仿佛看到了自己周一的重启;喜欢“笑着思考”的影迷,可以为荒诞的剧情捧腹大笑,也能在散场后沉思人生哲理;还有奉俊昊的粉丝,可以在其中找到《寄生虫》的影子,同时还能领略到新的花样。如果你想看一部既不费脑子又有点深度的科幻片,选择它绝对不会错——毕竟能够将“社畜日常”拍成宇宙冒险,并且拍得既刺激又揪心,这样的本事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