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2025年,综N代面临的危机已悄然到来。
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最近我们观察到,部分综N代正在开拓新市场,力图求变;而另一部分仍固守老路的综N代,却已被观众无情抛弃。
有些话,实在憋了好久。大家都知道,综N代每年都在努力推进招商合作,但综艺节目是最容易受时代变迁影响的内容行业。即使是曾经炙手可热的综N代节目,如果内容不给力,观众也会毫不留情地弃你而去。
而所谓的“被观众抛弃”,往往不是体现在节目播放热度上(有些综N代的收视数据看似还不错,实则虚假),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观众是否愿意聊这些节目的话题,以及他们对节目的真实口碑反馈,就能看出这些节目逐渐走向衰败的迹象。
今天我们将聚焦那些今年依然推出新一季,却存在不少问题的老牌综N代。想知道这些节目未来的命运如何,本文给你答案。
**固守旧规,迟早被淘汰**
即便招商成绩再好,也未必能长久。
先说个直白的观点,犀牛君今天要送给那些模式陈旧、内容乏力的综N代一句话。
有些节目,模式十多年不变,只是换了些嘉宾便敢推出新一季;有些节目,除了某些文化圈的小圈子,根本吸引不了其他观众,越办越“圈地自萌”;有些节目,仍然沿用电视时代的老式创意,放到今天,观众看了只会惊讶“它居然还在播啊”……
聪明的你,肯定能联想到一些具体的节目吧。老IP节目掉入观众“见封面就想换台”的尴尬境地,节目组为什么还如此坚持呢?
犀牛君要告诉这些节目制作方,固守陈规,迟早被淘汰。招商不等于节目的长久生命力,节目能推向市场的底线,是起码要做到不辜负观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几个正面案例。
**2025年也有亮眼综N代**
比如《乘风2025》,面对困境,毅然选择突破,走向户外录制,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钦佩。在已耗费大量姐姐资源、选角范围严重缩减的情况下,新一季《浪姐》依旧挖掘出了叶童、侯佩岑、管乐等不同年龄层的姐姐们,为节目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充分展示了创新的魄力。
再如《中餐厅·非洲创业季》,尽管“中餐厅”模式逐渐过时,但这一季节目将地理版图拓展到摩洛哥,明星们更是深入民间体验打工生活,让这个传统模式焕发了新的活力。
还有《火星情报局第七季》,这档节目早已脱离时代,但在今年主动宣布为“最终季”,并巧妙地将节目做成回顾特辑,不仅成功引发怀旧热潮,还让《火星情报局》在观众心中化作“白月光”,以潇洒的方式退出,让它的影响力延续更久。
**综N代的几条生路**
说了些好话,接下来得提提反思了。
与这些亮眼的综N代相比,还有很多长寿节目,今年的表现却未能给人惊喜,甚至让人觉得乏力。这些节目包括但不限于《新说唱2025》《密室大逃脱7》《非正式会谈9》《奔跑吧第十三季》《最强大脑第十二季》《戏宇宙第4季》《全员加速中2025》等……
这不是犀牛君的主观看法,也不是针对某一节目的批评,大家只要翻翻豆瓣短评或微博评论,就能看到观众对这些节目的真实反馈。
这些节目有许多共性问题:
1. 模式陈旧,创意缺失。
2. 只换嘉宾,便是新一季。
3. 为圈层自嗨,不顾大众需求。
4. 热度高,但观众讨论却很少。
5. 不敢破旧立新,创新意识匮乏。
6. 即便如此,仍能获得丰厚的招商合作。
所以,这些问题并非行业内的人有意忽视,而是没人敢正面提出来。犀牛君今天就来当个“坏人”,不针对任何节目,正面讨论这些应当被广泛讨论的行业现象。
这里我们也给这些综N代提供一些可能的出路。
**1. 当断则断,做个新节目**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你好,星期六》作为正面例子。曾经的《快乐大本营》因种种原因无法继续,芒果台果断决定终结,并推出了从零企划的《好六》作为替代,节目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主持团队也越来越受欢迎。《好六》从重新构思到逐渐成功,是一个经典的转型案例,其他平台可以借鉴。
**2. 让老IP归零,从头做起**
即便是“老面孔”,只要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出发,观众也会买账。比如《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和《是女儿是妈妈2》就是如此,前者通过不断挖掘新鲜话题,使节目焕发活力;后者则通过精准捕捉时代情绪,深度探讨母女关系,成功引发观众热议。即便是老IP,只要从归零开始,也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3. 不要怕“结束”**
没有什么节目注定要长期存在。就像《康熙来了》在巅峰时选择停播,那种大气的退出,有时比一直撑下去更为明智。当一个节目显然过了巅峰期,再怎么改进也难掩疲态,适时结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综N代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敢于在巅峰期退出,避免沉沦,为观众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也许是最体面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