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播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区,选手“门腔”拿郭麒麟编了段幽默的段子。他提到,在上海,价格在60万到2999万的房子都是“刚需”,而3000万至1亿的房子才算是真正的豪宅。听起来就像是我和郭麒麟都是儿子,大鹏和斯皮尔伯格则是影坛巨头。
当郭麒麟点评时,他一句话引发全场哄笑:“我确实是刚需!我们家纲,挺需要我的!”门腔对此连连称奇,表示:“这个笑点真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呢!”
与郭麒麟的出色表现相比,德云社这季的参赛选手王九龙和尚筱菊的表现就显得有些逊色。他们俩是德云社第二梯队中人气较高的演员,偶尔也参与一些社外综艺节目。不过,在《喜单》中,他们的发挥却让人有些失望,甚至让人觉得这更像是一段相声,而非“脱口秀”。
尽管郭麒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支持,节目组仍然没有在正片中播放他们的完整参赛视频,而是选择将他们的内容剪辑到纯享版中。去年的节目中,德云社派出了阎鹤祥和朱鹤松参赛,虽然朱鹤松被郭德纲称为“捧哏巨匠”,结果仍然是一轮游;而阎鹤祥的几个精彩片段都与郭麒麟和德云社有关。
郭麒麟在为朱鹤松投票时打趣说:“这是公司给你上的社保”;当他支持阎鹤祥晋级时,还安慰他:“有舍有得”。既然享受了德云社这个“金字招牌”的红利,也就难免要承担一些约束,“不可能什么好事都让你占了”。
通过戏谑的方式,郭麒麟直截了当地支持德云社的演员,但观众对他的表现并不反感,这确实体现了他的情商和智商,令人敬佩。可以明显看出,与德云社的许多演员相比,郭麒麟无论在文化素养、反应速度还是相声的理解上,都显得更加出色。
郭麒麟背后有郭德纲的悉心指导和教诲;师父于谦偶尔也会邀请他到家中交流“活”,他博采两家之长,加上个人的努力与悟性,才成就了今天的郭麒麟。
之前,有人担忧郭德纲是否会把德云社传给小儿子郭汾阳。从客观角度分析,倘若德云社失去了郭德纲和于谦的引领,除了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等寥寥几位弟子,其他演员的生存能力相对薄弱——那些曾离开德云社的弟子,除了曹云金,已经很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只要郭麒麟自身成名,哪怕他不主动争取,为了德云社的延续和四百多人的生计,郭德纲也只能把德云社传承给他。而包括栾云平、烧饼在内的副总或者骨干成员早已看清这一点,纷纷表态支持郭德纲的英明决定,明确站在郭麒麟一边。
减重80斤的决心让郭麒麟将自己的身体锻炼得如磨刀石般坚韧;面对“靠爸”的质疑,他凭借《庆余年》和《赘婿》等作品成功扭转了形象,将提升演技与自我强化融入骨髓;面对“郭德纲之子”的标签,郭麒麟幽默回应:“老父亲是我的靠山,但我也得自己站直!”
从郭麒麟的经历,到近日卷入“争遗产”风波的宗馥莉,真正的“继承”从来不仅是接过权杖,更是将自己塑造成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