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和电视剧的朋友会发现,金庸的武侠著作留下了大量的谜团,不仅能让读者们自行发挥想象,还能让一些导演将金庸未提及的武侠故事进行改编,最终创出一部部精彩绝伦的武侠电视剧。
好比金庸没有在原著里详细提及射雕五绝的“前世”,TVB编剧却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拍了一部武侠电视剧唤作《南帝北丐》。《南帝北丐》里的南帝由著名演员郑伊健扮演。
此外,金庸在《碧血剑》里也没有详细描述金蛇郎君,TVB编剧却能将金蛇郎君的故事展开来写,最终拍了一部轰动大江南北的武侠电视剧《碧血剑》。《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由江华扮演。
无独有偶,在金庸的另一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同样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只因倚天时代被金庸跳过了近百年的时间。
在这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风波变故。其中以郭靖战死、阳顶天崛起最为引人入胜。
不过说来奇怪,阳顶天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魔教教主,继而跻身后世江湖的一流高手之列?而作为武林的泰山北斗,武当山的开山鼻祖张三丰为何却不愿击杀魔教教主阳顶天?
一、六大门派与明教的恩恩怨怨认真翻阅《倚天屠龙记》我们会知道,全真教和古墓派在神雕时代如日中天。可到了倚天时代,金庸却对这两个门派惜字如金。
金庸反而花费大量的笔墨描写武当派、峨眉派和明教。明教则是群雄口中谈之色变的魔教,而倚天主角张无忌机缘巧合之下成了魔教的第三十四代教主,更是让读者们对明教兴趣盎然。
在张无忌尚未成为明教教主之前,阳顶天领导的明教早已和六大门派兵戎相见、大打出手。
这个阳顶天也很奇特,他只是将乾坤大挪移练到了第四层,却能配合一门“大九天手”力挫群雄,甚至还击败了三渡,逼得三渡坐了三十几年的苦禅,这才创出了威力惊人的金刚伏魔圈。
阳顶天虽强,但和张三丰相比,终究还是有些差距。金庸也在原著里通过他人的对话,承认阳顶天的武功修为不如张三丰。
但该如何解释阳顶天尚在人间之时,张三丰没有围剿明教,从而击杀魔教教主阳顶天为民除害?如果说武当派孤掌难鸣的话,张三丰为何不联合峨眉派的郭襄以及少林等各大门派,将明教一举歼灭、以绝后患?
有趣的是,金庸故意将阳顶天设定得神秘莫测,你且看一看他身上有哪些谜团?
二、阳顶天身上的谜团1、阳顶天有个怪异的姓氏唤作“阳”,然而放眼金庸全集,姓“阳”的高手貌似仅有阳顶天一人?可《倚天屠龙记》是《神雕侠侣》的后续之作,就连草包武修文的后人武烈、武青婴都活到了倚天时代,一向喜欢“传承”二字的金庸为何偏偏给阳顶天取了一个这么怪异的姓氏?
2、通过张无忌的视角,读者们还发现阳顶天身为魔教教主,却将驱逐鞑虏作为己任。原来阳顶天在遗书里如此写道:乾坤大挪移心法,暂由谢逊接掌,日后转奉新教主。光大我教,驱除胡虏,行善去恶,持正除奸,新教主其勉之。 余将以仅余神功,掩石门而和成师弟共处,地老天荒,再不分离。夫人可依秘道全图脱困。当世无第二人负乾坤挪移之功,即无第二人能推动此『无妄』位石门,待后世豪杰练成,余师兄弟骸骨朽矣。
阳顶天为何临死之前仍对“驱逐胡虏、铲奸除恶”念念不忘?
3、阳顶天使用的兵刃竟是一把大刀。书中是这么写的,阳顶天不知黛绮丝水下功夫了得,只当她一番好意要替自己一死。于是婉拒黛绮丝的好意,“除下外袍,取出一柄单刀”。
阳顶天的这柄单刀是什么刀?为何阳顶天死后,这柄单刀就不见了?
笔者认为,阳顶天的这柄单刀便是屠龙刀,而阳顶天死后,屠龙刀恰好出现在江湖,惹得各门各派明争暗抢。
既是如此,阳顶天究竟是何方神圣,郭靖黄蓉精心打造的屠龙刀为何会传到阳顶天的手里?
你若是知道阳顶天的父亲是谁,以上谜团迎刃而解!
三、阳顶天的父亲是谁?不卖关子,阳顶天父亲不是别人,正是郭靖之子郭破虏!
当然,笔者这样的解读并非空穴来风。
首先,阳顶天的年龄和郭破虏儿子的年纪相仿。成昆曾这样说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衲今日已是七十余岁的老人……少年时的旧事……好,一起跟你们说了……”
这个时候的成昆七十多岁,阳顶天大成昆十岁左右。倘若阳顶天还活着,他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小张三丰20多岁。
在神雕时代,杨过走下华山之时,郭襄和郭破虏16岁,张三丰则是13岁左右。
也就是说,阳顶天小了郭破虏差不多20岁。而在古代,16岁便可娶妻生子,郭破虏作为郭靖唯一的一个儿子,他在20岁生下阳顶天合情合理。
其次,郭靖黄蓉将屠龙刀传给了郭破虏。书中是这么写的,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郭祖师另有个姊姊,叫作郭芙,但她生性鲁莽暴躁,因此郭大侠夫妇没将刀剑传给她。
金庸还写道,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郭破虏战死之时,屠龙刀为何下落不明。只因年幼的阳顶天早就在黄蓉的事先安排之下背着屠龙刀逃离了襄阳城。
只是襄阳城破之后,忽必烈很快就统一了中原,他不断派出高手四处追杀郭靖的后人。郭破虏之子形只影单,只能隐姓埋名,他将郭靖的“郭”的与杨过的“楊”的 合二为一,成了一个“陽”姓。
阳顶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混进了明教,此后一路高升,最终成了明教教主。
身为教主的阳顶天不忘使命,他将郭靖驱逐鞑虏、还我山河的信念带到了明教,这就能解释阳顶天为何拒绝波斯总教降元的命令,非要和蒙古鞑子周旋到底。
综上,阳顶天的父亲便是郭靖之子郭破虏。看到这里就能明白张三丰为何不愿击杀阳顶天。而且就算是杨过遇到了阳顶天,恐怕也会对阳顶天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