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的奇迹终于在这个火热的夏天诞生了。连续三天的单日票房突破亿元大关,终于让人感受到了一丝暑期档的气氛。而原定于8月2日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因口碑发酵提前于7月25日进行点映。尽管点映票房稍逊色于热映中的《长安的荔枝》,但观影后观众的口碑却是空前一致的好评。影片以人道主义的角度,精细刻画了那段痛苦的历史,观众纷纷表示,如果这部电影能够提前五年上映,票房毫无疑问会突破50亿大关。
影片的女主角是熟悉的“大嫂”高叶。许多观众表示,看到她的表现,觉得她完全配得上影后提名。从2023年凭借《狂飙》走红、2024年与张艺谋合作《第二十条》担任女配角,到2025年在《南京照相馆》中担任女主角,高叶在短短三年里完成了惊人的逆袭,成为暑期档的热门女主。
三年逆袭,刻板印象打破:从“大嫂”到暑期档女主
提起高叶,大多数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依旧是《狂飙》中的“大嫂”。《狂飙》这部剧太火了,尤其是高启强这个角色的热度,导致“大嫂”的形象深入人心。她成了无数观众心目中那位既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又能在你迷失时给你一脚让你回归正轨的女性角色。正是由于“大嫂”这一角色,观众们常常不自觉地称她为“大嫂”,这个刻板的标签,也深深扎根在了大家心中。
演员能够创造出深刻的角色,当然是值得赞扬的,但有时这种深刻也可能成为束缚,尤其是当角色的形象过于固定时,演员的其他潜力就容易被忽视。刚火时,网络上对高叶的评价层出不穷,大家纷纷回顾她过去那些未曾被注意到的配角表现。幸运的是,即使她的形象早已固定,依然给了她新的机会。与张艺谋合作的《第二十条》,虽然她在其中饰演了一个相对不显眼的女配角,但也为她积累了更多的曝光度。直到今天,她终于迎来了属于她的电影女主角。
南京话的巧妙掌握与演员的职业态度
高叶原本来自江苏常州,距离南京并不遥远,演绎一位南京本地的女孩对于她来说理论上应该不算太难。然而,江苏的方言差异极大,每个城市的口音都各有特点。为了让自己饰演的角色更贴近南京本地人,高叶刻苦地向剧组中其他南京籍演员请教,尽力让自己口音更加自然、地道。或许许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对于演员来说,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却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电影中的角色设定本来有一段受虐的戏份,这类情节常常被用作博取眼球的噱头。导演申奥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这段情节从影片中删去。高叶对导演的决定表示支持,因为她认为电影的沉重感已经足够强烈,无需再通过过度放大女性苦难来制造戏剧冲突。尽管角色戏份被删减,但高叶的演技依旧不容忽视,她依靠精湛的演技,将复杂的情感层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暑期档冠军呼之欲出,影后提名在望
《南京照相馆》自点映以来,获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电影的反战主题处理得当,沉稳而富有深度,成功避免了类似题材作品中的常见雷区。专业影评人普遍预测,这部电影极有可能成为今年暑期档的冠军之作。
一旦电影在暑期档获得成功,出演该电影的演员自然也会迎来更多的关注。高叶在影片中的表现堪称完美,无论是眼神的变化,还是情感的流露,都打动了无数观众。面对外界的赞誉,高叶谦虚地表示,她并未刻意去调动情绪,而是相信“民族记忆深植每个中国人心中,情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
显然,未来的电影奖项中,若不给高叶一个影后提名,实在是说不过去。从2023年凭《狂飙》获得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到2024年因《第二十条》获得百花奖、澳门电影节最佳女配提名,尽管最终未能获奖,但她已经悄然跻身演艺圈的“85花”第二梯队,与辛芷蕾、张小斐等实力派演员同列。也许现在的高叶,尚未登上“青衣行列”的顶端,但她的步伐已经越来越接近影后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