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 730 天,杨蒙恩把微博签名改成:
“本人已离线,有事请烧纸。”
结果纸没烧成,热搜替他烧了一把——
#杨蒙恩 考研失败#
#脱口秀 男演员上炕#
#消失的人到底去哪儿了#
2
他回来了,带着一口“刑满释放”的普通话。
后台候场时,女演员们围成一桌,聊月经羞耻、聊彩礼、聊东亚母女关系。
他站在门口,像误闯女儿国的唐僧:
“我能坐吗?”
“先背一遍《女性主义宣言》,再交一篇 800 字月经贫困调研。”
杨蒙恩当场社死:
“哥,我只是来复出的,不是来补考的。”
3
上台三句话,场子就炸了——
“这两年我考研去了,纽约大学电影系,没考上。
现在回来了,发现行业变天了:
男演员都在塌房,女演员都在上桌。
我总结了一下,这叫‘上炕上桌’定律:
炕上凉快,适合躺平;桌上热闹,适合掀桌。”
观众笑到拍大腿,弹幕刷屏:
“杨蒙恩,你是会总结的。”
“哥,你这不是复出,是出庭作证。”
4
后台采访,他补刀:
“以前讲段子,最怕观众不笑;
现在讲段子,最怕观众截图。
一句话不对,明天就上热搜:
‘杨蒙恩疑似不尊重女性’
我连夜把考研英语改背《第二性》。”
5
有人问他:后悔消失两年吗?
他摇头:
“不消失,我怎么知道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吵?
以前舞台是擂台,现在舞台是餐桌。
女演员把桌布掀了,重新点菜;
男演员还在炕上烙饼,一翻面,塌了。”
6
最后一句话,他送给同行,也送给自己:
“别怕上桌,更别怕掀桌。
怕的是——你一直以为自己在桌上,
其实早被卷进桌布里当馅儿。”
灯光暗,杨蒙恩鞠躬。
观众鼓掌,像给一张新桌布缝上了响亮的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