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就像大风刮过一样,猛一看还觉得热闹,细看却只剩下一地瓜子壳和泥巴。你说娱乐圈这些翻车事件,到底怎么就能这么快变成一阵风,不留下一点痕迹?昨天还在热议余秋雨和马兰恩爱的照片,今天就变成“恩爱是假的,网友都等着他们离婚”的段子。你说这个圈子,能不能有点新鲜感?好不容易有人给八卦撑场面,下一秒就真“八卦断档”,直白点,谁还关心你们到底是真幸福还是演戏吧。
再说回来,这对余秋雨和马兰,除了长相上的差异、年龄带来的戏剧感之外,似乎没啥特别的。外界只抓住了他们恩爱的样子,谁懂真相?其实谁都清楚,娱乐圈和文艺圈一样,虚实难辨。你要说他们真是一对恩爱夫妻,就请问,怎么会有那么多流言蜚语?从离婚谣言到前妻的支持,再到后台潜规则传闻,八竿子打不着的这些八卦,折腾得人心烦。其实你仔细想想,这些所谓的“争议”都没啥新意,都是老调重弹。只不过跟着热搜蹭热度的人,总喜欢觉得‘事情大了’。
一会儿有人爆料余秋雨离婚了,一会儿又说他和马兰其实没事。你就别说,像这种“神秘人物”发的爆料,动不动就冒个泡,然后又火速“删除”,这操作也真是够了。难不成还想模仿娱乐明星的“桃色”操作?若是真的,反正我觉得一定是炒作在里面。有几个像沙叶新那种“亲历者”是真的站着立得稳的?十有八九就是自己喜欢推几个热搜,浑水摸鱼,弄得大家都忙着猜测,反倒忘了实质是什么。
你看到一个点,余秋雨的前妻李红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声援”他,那就很奇怪。否则,关于他们婚姻的谣言一播出,就算是“八卦热度”也能被轻松扑灭。你看李红那态度,嘴里谴责谣言,但又实打实在公众面前站出来了。说明啥?说明这都是人设和操控下来的一场戏。可是你要说,余秋雨怎么也算是“老牌”了,写了那么多书,怎么最后变成一种“婚姻传闻”的背景反转剧?是不是只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老艺术家才能躺平,享受“虚假现实”的快感?
更有趣的是,跟杨振宁翁帆比,简直像两个世界。人家都不要再炒这个:老夫少妻,怎么看怎么正经。结果余秋雨这边,反而成了“婚姻疑云”的代表。这不就够讽刺?有人说“婚姻本身就不长久”,那你看得多宽?谁在乎。关键是在网络上一炒,不管你是真是假,热度就跟着蹭上去。就是希望有人看着热闹,觉得“这个老婆伺候得不错”。可是脚底佝偻、头发一根不剩白的他,笑起来还是挺温暖的。只不过网友的镜头全是他老了的样子,谁敢说“恩爱”?作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你看那段早年的传闻,什么“婚内出轨”、“离婚声明”,反复折腾,一会儿“真”,一会儿“假”。类似的剧情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这不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戏码:先有谣言,再有人辟谣,然后再有人添油加醋。就像这些故事都可以重复演几遍,没有一点新意。你要说,人家也许真没离婚,就算没有,也早被玩得晕头转向。只是,大众喜欢相信哪一边?更喜欢看到那个“八卦有蹊跷”的部分。网络时代,轻易相信的风气,真是“新常态”。
我倒是不太明白,像这样天差地别的两段爱情,到底谁在“买账”?粉丝还在拼命盼“官宣离婚”,网友似乎已经从迷惑变成了“要真离,快点爆”,娱乐的疯狂已变成一种习惯。你说,这样的“戏”,还能演多久?还是说,下一次有人爆料净把大家关在“虚假幸福”的圈套里?反正我是真的看够了。今天的娱乐新闻不就成了“闹剧”,明天又是谁的心理阴影?说实话,除了感叹别人怎么都可以玩得这么“高调”,我还真不知道,下一次又会不会有人“自导自演”出一个更荒唐的场景出来。真心是,这个圈子若真能稍微收敛点,别再拼这些“假象”,或许还剩点信任。
但很显然,没人会真的收手。有人忙着炒作,有人在被动应对,直到真相变得一塌糊涂。这种滚雪球的套路,到底还能滚多远?是不是只有走到天亮,大家才能发觉,整个娱乐圈和那些恩爱夫妻,其实都活在一种“大佬说了算、真真假假”的泡泡里。你说,难不成就只会这样水一水,没完没了的折腾?还是说,下一次谁能爆出点真东西,粉丝们还能买账?我也不是指望啥“真诚”,只想知道,这个游戏什么时候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