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改变命运时,某一天我分享了《士兵突击》中成才的故事。结果,有读者留言提问,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袁朗没有直接告诉成才哪里错了,为什么不简单地提醒他,而是选择了打压甚至将他放逐。
他觉得,如果成才被提醒了错误,及时改正,岂不是能避免浪费人才?如果成才最终继续留在草原五班,那他可能会慢慢堕落,失去了前途,岂非让这个年轻人浪费了宝贵的机会?
这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随即用另外一部剧的例子来回答他。有观众看了张译、蒋欣和李光洁的新剧,心里愤愤不平,认为剧中李光洁为了自己的利益,冤枉了万海案的受害者。张译和蒋欣明明发现了大量疑点,但他们始终被上司和体制束缚,甚至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观众觉得,这部剧的剧情没有爽点,整个过程从压抑到更压抑,像极了职场的真实写照。
其实我并没有看完整部剧,但我从一个片段看出了不同的视角。剧中,张译的老丈人高居权位,比张译、蒋欣和他们的对手李光洁背后的人都要高。你知道,他怎么看待万海案吗?
有一场戏,老丈人坐在一个有阳光照射的房间,里面种着一些瓜果和蔬菜。两盆西红柿分别是老丈人和张译种的,尽管张译用心施肥护理,结果西红柿的长势竟然不如老丈人随便浇水的那两盆。
这段话暗示了什么呢?老丈人想告诉张译:世事有其内在的规律,强行干预并不一定能改变结果。李光洁所在的城市,政治斗争背后其实是一场商战,而万海案的主角恰恰是失败的一方。如果张译急于插手,他的出手结果很难预测。
再往前看,张译曾在《狂飙》里试图帮助被欺负的高启强。可见他一直想帮助弱者、纠正不公,但有些事必须根据大局的走向来做,不是个人意愿就能改变的。
或许很多读者并不理解老丈人的态度,但站在他的位置,你会发现世界就像一座花园,时常会有虫害出现。你不能要求花园永远风平浪静。对于这些问题,你的责任就是观察、应对,而非干预每一朵花的成长。
这一点就像种西红柿,如果你不让它自生自长,太过小心翼翼,反而可能让它永远长不大。就像鲁迅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求生欲,即使外界再怎么帮助,也无法真正改变他的命运。
拿金融市场来说,张译的角色就像散户,他很努力、很用心,但结果往往是希望落空,陷入困境。而剧中的老丈人则是成熟的职业交易员,他关心的不是每一笔交易的盈亏,而是整个交易系统的稳定性。稳定运行的系统最终会带来稳定的利润,而偶尔的亏损,只是必然的一部分。
这就像种西红柿一样,总会有一些植物因为虫害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死去的植物为其他生长中的植物提供了养分。
最终,我们的选择很重要。你是想做代价,还是做果实?你是想为别人提供肥料,还是自己成为那颗成果累累的树?当你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纠结那些“可惜”的想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改变命运的真正钥匙,早已埋藏在我们对“天道”的理解中。无论过去还是未来,这种思维方式都能帮助你走向命运的另一端。
你看,成才的故事,和这其中的道理一样。站在袁朗的立场上,你就不会感到遗憾。给成才机会的同时,袁朗已经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到位。而最终,能成事的人,必定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不仅仅是外力的推助。
想要改变命运,你必须学会在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你无法理解这一点,那么即使被“贵人”相助,最终也难以获得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