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志起,1955年9月8日出生在北京,那时的北京依旧保留着四合院和简单的生活方式。从小便对艺术充满兴趣的他,家人也没有阻拦,反而鼓励他朝这个方向发展。年轻时,他曾试图进入艺术院校,报名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还尝试加入军队的文工团,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但遗憾的是均未被选中。于是他转向其他方式谋生,开设舞蹈班教人跳舞,还在乐队里打鼓,这些工作让他得以接触艺术,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直到1983年,28岁的樊志起终于迎来了机会。央视拍摄短剧《无名的花》,朋友推荐他去试镜,结果他成功获得了主角。正是这一部剧,使他踏入了演艺圈,导演看中了他的潜力,接着为他介绍了其他剧组。从那时起,他逐步接戏,开始在演艺圈站稳脚跟。凭借端正的外形,他常常饰演正派的中年角色,尤其适合出演历史剧中的人物。1989年,他在《庄妃轶事》中饰演多尔衮,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二届“东北风”杯最佳男配角奖。虽然奖项本身令人欣慰,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角色的塑造。他成功地将多尔衮复杂的性格展现出来,观众也因此记住了这一形象。
1991年,樊志起在央视制作的《满江红》中饰演岳飞,纪念岳飞遇害850周年。这部剧的影响力巨大,至今仍有人观看,而他饰演的岳飞,刚正不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他于1992至1993年间参演了《三国演义》,饰演蜀汉将军姜维。这个角色也成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他成功演绎了姜维的忠诚与悲壮,深得观众喜爱。1994年,他在《昌晋源票号》中饰演关键人物,这部剧后来获得了第15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
1995年,樊志起参演了电视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饰演王若飞,获得了第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进入2000年后,他的演艺事业进一步扩展,2001年他在电视剧《不惑之年》中饰演刘树生,获得了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连续剧奖。2002年,他与吴刚合作出演《祥符春秋》,饰演石俊卿,并且该剧获得了第23届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接着,樊志起又参与了2004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及《强渡嘉陵江》,在这两部剧中分别饰演刘熙和徐向前。2005年,他在《争霸传奇》中与陈坤、马德钟合作,饰演吴子胥。由于他稳重的形象,樊志起一直在历史剧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樊志起与林心如合作出演了电视剧《大理公主》,饰演段沐海。同年,他还参演了《罪之缘》中的陶景文。2007年,他出演了赵宝刚导演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饰演卢运启,与沙溢合作。此外,他还参演了《我们生活的年代》,饰演赵振庭。2008年,他和杨立新共同出演《漕运码头》,饰演徐良年,并在电影《遥远的诺邓》中饰演黄乃吉,该片于2010年获得第15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叙事电影奖。2009年,樊志起参演了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内线》,饰演张驰,同年还出演了电影《秀水街》中的李大民,并参与了《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他一生拍摄了上百部作品,且常与导演王扶林、尤小刚等人合作。
樊志起虽然未曾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但凭借自学和不断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拍戏时,他总是认真投入,下戏后还会反复琢磨剧本,深入理解角色的细节。他热衷于帮助年轻演员,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不摆架子,与他们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诠释角色。对于他来说,演员的地位并不重要,能够把角色演好才是关键。
然而,2010年初,樊志起在博客中透露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暂时休息,虽然没有详细说明,但他依然坚持拍摄《内线》。事实上,那时他已经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每天服用大量止痛药来缓解病痛,坚持出现在拍摄现场。剧组中的人并未察觉他的病情,他将一切隐瞒了起来。有一次,他与导演尤小刚发生争执,希望请假休息,但导演不同意。经过短暂的争论,樊志起最终妥协完成了拍摄。当他回到家中几个小时后,因病去世,年仅55岁。樊志起的去世十分低调,没有立刻对外公布,直到同年10月,导演尤小刚在公开场合证实了这一消息,令所有人震惊。许多人都以为他依然健在,直到消息传开,观众才得知他已经去世。他的家人也未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消息,或许是为了私下处理。
樊志起的一生虽未大红大紫,但他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每个角色演绎得深入人心。他从未通过科班训练,而是通过自学与实践积累经验,直至拍摄了数百部作品。他的坚韧与敬业,特别是最终在癌症晚期坚持拍完最后一部剧,成为了一种传奇。至今,粉丝们依然会重温他的作品,缅怀这位默默奉献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