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是女儿是妈妈》中,节目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人生拍卖会”,让嘉宾们分享了许多自己心中难以言说的愿望。陶昕然作为其中一位嘉宾,给出了几样特别的拍品:遗憾修正带、逝者约会券、真话转译机等,这些拍品不仅让人发笑,也引发了不少深思。其中,逝者约会券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人都渴望再见到那些已经离世的亲人。而“母女互换机”却成了意外的冷门拍品,黄圣依的妈妈邓传理和程潇的妈妈梁爱群,都明确表示不想参与这个“交换”,他们认为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应当有独特的方式来维系和理解。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嘉格却最终拍下了这件“母女互换机”。当她尝试与母亲薄永霞交换角色时,薄永霞却显得相当抗拒。李嘉格希望借此方式让母亲更好地理解她,解释道:“如果您经历了我那段时间,或许会更理解我。”然而,薄永霞并没有接受这个提议,反而冷冷地回应:“两码事。”她明显不愿意“交换”自己和女儿的角色。李嘉格不放弃,她继续试图说服母亲,但薄永霞依然固守自己的立场,表示:“你如果能想开就想,想不开就算了。”薄永霞的态度让整个场面变得有些僵硬,她甚至当场对记者表示,李嘉格经常让她“下不来台”,而今天她也想让女儿尝尝这个滋味。
紧接着,母女二人开始了激烈的对话,李嘉格开口说话,薄永霞就打断:“又在吐槽了,行了,别说了!每天就这些,我都听腻了。”面对李嘉格不断的解释,薄永霞完全没有给她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陶昕然见状,轻轻扶住薄永霞的肩膀,试图安抚她,但似乎收效甚微。李嘉格坚决表示:“我们必须要理解彼此,至少我要迈出这一步。”她认为,总得有一个人先主动去理解,哪怕对方做不到理解,也许她自己能迈出第一步。陶昕然也在旁边提醒:“但这也需要彼此的妥协。”然而,薄永霞却依然坚决:“我不换,我就是我!”
李嘉格表示,她希望通过与母亲交换角色,能更好地理解薄永霞曾经的艰难时光,尤其是在爸爸生病、姥姥去世、自己结婚生子这些重要时刻的心路历程。薄永霞却再次打断:“那是十年,不是四五年!”李嘉格瞬间感到气氛更加沉重。她发现,妈妈其实还是在为婚后与婆家之间的矛盾而心生怨气。她无奈低下头,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决定说:“我在尝试去了解你。”薄永霞却直接回应:“我知道了。”接着,薄永霞继续指责女儿不让她说话,甚至说:“你看,还是不让我说话。”
这场对话无疑让观众感到窒息,李嘉格一直在努力打开妈妈的心结,然而薄永霞似乎一直在抵触,不愿接受女儿的解释和关心。陶昕然看出了这一点,再次尝试劝解薄永霞:“李嘉格真的在努力了。”但薄永霞依然回击:“她说归说,但做不到。”这无疑让整个局面更加紧张。
通过这一段互动,节目组决定请来了心理专家为李嘉格母女进行心理疗愈。在专家的帮助下,薄永霞终于揭开了自己性格中的一些根源。原来,薄永霞小时候曾因父亲重男轻女的偏见而深受伤害,尤其是她和弟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公平”需求。这个创伤一直困扰着薄永霞,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她与李嘉格的关系。
当李嘉格终于了解了母亲童年经历后的心痛,她愧疚地对薄永霞说:“妈妈,你受委屈了,我抱歉让你这么辛苦。”这番话让薄永霞的眼中闪烁着泪花。李嘉格接着补充道:“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最重要的,我一直认为你很伟大。”薄永霞在这份深情的安慰中终于释怀,表示:“女儿明白了,我的心情终于舒畅了。”这时,她终于透露,自己一直渴望的是公平——而这个公平,虽然迟到了八年,但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回应。
随着这一情感的流转,母女间的误解和矛盾终于得到了化解。节目组的疗愈环节无疑为这段关系提供了一个转机,李嘉格和母亲薄永霞的关系也在节目结束时显现出了新的希望。
看完这个节目,小编深感,家庭关系的微妙和复杂,不仅仅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更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不去表达自己真正的情感,甚至伤害身边最亲的人。如何更好地与家人相处、理解对方的需求和痛苦,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在一生中不断学习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