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0年代,徐少华因为片酬比六小龄童低了5元而放弃了《西游记》中唐僧的角色,直到晚年,他却通过商演重回经典谋生,这样的经历真是令人生叹,命运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当年,徐少华在《西游记》剧组中实力不凡,是第二位饰演唐僧的演员,演技和气质都是一等一的。但由于听说六小龄童的片酬比他高出五块,心中不忿的他选择了离开。最终,他的戏份由迟重瑞接替,如今他可是享受着豪门的幸福生活。
而徐少华则回到山东话剧院担任副院长,接拍一些冷门作品,比如《布衣孔子》,渐渐在演艺圈消声匿迹。2007年后几乎淡出影坛,偶尔露面的机会也都是一些小制作。
人生的选择确实至关重要,但剧组的不公待遇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几块钱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这真值得吗?年轻时的固执让他错过了黄金时代,结果晚年不得不在街头穿上僧袍走穴卖唱,还经常遭到网络上的嘲讽。
这实在令人感到遗憾。艺术家的高洁换不来温饱,面对现实时,谁又不愿低下头来呢?可惜啊,为了五元钱毁了一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因这微不足道的工资差额反目,连导演杨洁也无奈摇头,如今只能靠过去的成就生活,真是惨淡。
经典角色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是光环,演绎得当;另一方面,演糟糕了便成了枷锁。徐少华的这一生都被唐僧牢牢锁住,似乎再也摆脱不了那身袈裟。
可是认命吧,至少他没有饿死。其实,哪个普通人不是如此?为了生计低头又何妨?与迟重瑞的富饶命运相比,徐少华的坎坷显得愈发苍凉。同样的角色,不同的命运,造化弄人。
希望这位老艺术家在晚年能安享平静,别太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