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追剧圈的热度可谓是异常火爆。
不久前,由张译和蒋欣主演的《以法之名》刚刚在央视完结。而紧接着,迷雾剧场推出了由高叶、白敬亭等人主演的《正当防卫》。两部剧一经上线,立刻点燃了观众的“审判欲”,让人以为它们在法治题材的领域中将并驾齐驱。然而,观众在观看后却惊讶地发现,两者的差距远超想象,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法之名》的表现
在《以法之名》开播前,凭借张译和蒋欣这两位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观众对这部剧的期待值高涨。大家纷纷预判,这将是一部妥妥的“普法剧”,走的是正统路线。果不其然,该剧自开播以来,以紧凑且刺激的剧情以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迅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并在豆瓣上取得了7.8的高评分,这在司法剧领域已属不小的成就。想想看,春节档那部全民热刷的《第二十条》也才拿到7.5分,而《以法之名》无疑展现了其非凡的影响力。
再来看剧中的剧情,简直可以用“硬核”来形容!一开篇就迎来了“黑社会与司法腐败”的双重冲击,迅速将观众的肾上腺素推向高潮。剧中的检察官们为了揭开案件真相,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论是调查取证、审讯对峙,还是推理破案,整个过程比福尔摩斯的推理还要更加精彩。
细节上的处理更是精准到位,主创团队为拍摄这部剧,深入了四个省份的十几家基层检察院,查阅了大量的陈年案件,并采访了诸多检察官和在押人员。正是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使得剧中的每一个案件都呈现出高度的真实性,令人信服。观众看后纷纷表示:“这不单纯是电视剧,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法制教科书!”
演员们的表现也堪称亮点。张译饰演的检察官赵正明,很多观众评价他是“本色出演”,将角色的“灵魂”完美注入,尤其是在面对黑恶势力时,那份眼神中的坚定,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同身受。蒋欣饰演的方媛,英姿飒爽,查案时的认真劲儿不输任何男同事。两人携手对抗黑恶势力,演技默契,仿佛带领观众一起办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案件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如“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情节,真实得让人几乎忘了这是剧本,而是生活的写照。
《正当防卫》的表现
与《以法之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当防卫》的表现。最初,凭借高叶、张鲁一、白敬亭等一线演员的加盟,再加上“最高人民检察影视中心”的强力背书,大家都认为这将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爆款剧。然而,剧情一开播,许多观众却感到失望,纷纷表示“剧情拖沓,想快进”。作为一部破案悬疑剧,前几集不断铺设人物关系和背景设定,节奏慢得像蜗牛爬行。相比之下,《以法之名》从一开始便迅速带入紧张的剧情,直接抓住观众的眼球。
以剧中的“反家暴案”为例,虽然两部剧都涉及此类案件,但在《以法之名》中,案件的处理过程充满了细节和冲突,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如证人害怕作证,证据被销毁等)都让人感到贴近生活。而《正当防卫》则显得草率和表面,案件的调查似乎是走个过场,轻松解决,完全缺乏让人揪心的紧张感。
剧情之外,人设也是一大槽点。高叶饰演的检察官“方灵渊”原本应是一个聪明、干练的形象,但剧中却频频出现“谜一样的操作”,让观众摸不着头脑,特别是在法庭上的辩论,逻辑混乱,完全不像是一个职业检察官的表现。相比之下,《以法之名》中张译饰演的赵正明在法庭上的口才与逻辑严密度,简直是“机关枪”般的输出,让罪犯无处可逃。
白敬亭饰演的“李沐风”,作为一个因“防卫过当”入狱的人物,缺乏任何情感的深度。他完全没有展现出经历过重大事件后的心路历程,也没有体现出对正义的深刻理解,反而更像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情感的波动几乎没有展现出来。相比之下,《以法之名》里的每一个配角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甚至一些小警察都拥有完整的成长轨迹。
在案件的深度上,《正当防卫》也显得稍显薄弱,远不如《以法之名》深刻。《以法之名》不仅探讨了“黑恶势力”形成的根源,还深入挖掘了背后的社会问题,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而《正当防卫》虽然在标榜“正当防卫”的概念,但对这一法律主题的探讨始终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总结
综上所述,两部法治题材的剧集相较之下,差距显而易见。《以法之名》无论是在剧情深度、人物塑造、案件设计,还是演员的表现上,都堪称一部典范;而《正当防卫》则在诸多方面都显得乏力,未能达到预期的爆款效果。希望未来的法制剧能够更多地向《以法之名》学习,在娱乐的同时,真正承担起法治教育的责任。
看完这两部剧,你更倾向哪一部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