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胜于言”这一句格言,曾是演员王阳在面对舆论风波时的护身符,但如今却变成了刺向他公众形象最锋利的利刃。7月8日,沉寂已久的女演员孙菲菲通过一篇长文,揭露了王阳为维持多年“体面人”形象所做的种种努力,瞬间撕开了他精心伪装的面纱。
短短数日间,这位曾因“叔圈天菜”而名声大噪的演员,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崩塌得几乎是不可逆的。更讽刺的是,王阳的“翻车”似乎早有征兆。2024年,白玉兰奖提名风波中,他曾因涉嫌“抢夺”王一博的荣誉而遭到质疑,当时路人还纷纷为他辩解。然而,这位被误认为的“虚伪背刺咖”的形象,终于开始逐步浮出水面。
2019年,《庆余年》凭借热播成为王阳事业的转折点。他饰演的滕梓荆冷硬如铁,却始终是范闲最坚实的依靠。当滕梓荆为保护范闲以身挡敌、血溅长街时,无数观众为这一份“冷面下的炽热忠诚”潸然泪下。滕梓荆壮烈的退场让王阳从“脸熟配角”跃升为观众心中无法释怀的“意难平”角色。此后,他凭借稳定的演技与成熟的气质,在叔圈中脱颖而出。
他多次在央视正剧中担任重要角色。从《叛逆者》中的特工到《人世间》中守候初恋多年的蔡晓光,王阳的荧幕形象始终是沉稳、可靠、专业的化身。正因如此,观众在感情上往往将对角色的情感投射到他本人身上。他是那位采访时谦逊的实力派,是社交平台上分享人生点滴的文化人,也是与妻子从校服到婚纱的深情丈夫。低调、专注、无绯闻的形象,使得他在“叔圈”中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
白玉兰奖的提名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业界的地位。2024年,凭借《追风者》中金融家沈图南这一角色,王阳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然而,这一提名却引发了诸多疑问。尽管沈图南的戏份远不及男主角王一博,王阳为何能够获得如此殊荣?随之而来的是两方粉丝的激烈争论。由于王一博在路人心目中的形象相对较弱,王阳在观众中的口碑较为突出,大家纷纷将这份提名解读为“演技派的王阳值得拥有。”
当时,王阳还通过“行胜于言”这句话巧妙地暗讽了王一博及那些批评他的声音。众人纷纷赞扬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立场,却鲜有人察觉其中的深层问题。那时,王阳依然是那个“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叔圈天菜”。
然而,本以为他的“面具”能继续戴下去,直到一个曾经沉寂已久的女演员揭开了他的真面目。2010年,在拍摄《血色恋情》时,孙菲菲为剧本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结果却遭到了剧组成员的恶劣对待。据悉,一天拍摄结束后,副导演突然走到她面前,开始口出恶言,并吐了她一口痰。接着,副导演将她推倒并开始殴打她,现场其他人也纷纷加入了这场暴力行径。当时,剧组成员甚至不让她报警,并威胁她保持沉默。最终,孙菲菲的同学及时赶到,才将她从这场暴力事件中带走。事后,孙菲菲深感委屈,她明明无辜,却遭遇如此对待。在长期的心理折磨中,她甚至一度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尽管她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没人愿意为她发声。作为男主角的王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导演平时是个很好的人,我不相信导演会做出这样的事。”他还强调自己并不在现场。2023年,孙菲菲再次提起此事,王阳也因此被卷入其中。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王阳不得不私信孙菲菲请求她为他澄清,孙菲菲也出于情谊回应了他,表示王阳并未参与殴打,并顺便夸了他的演技。
原本以为这段往事就此画上句号,然而7月8日,孙菲菲再次通过长文揭露王阳的“两面三刀”。她称,王阳当年常常向她抱怨导演的种种过错,甚至两人曾一同吐槽过导演。然而,没想到王阳在公开采访中竟然背后捅刀,公开为导演辩护,并且说起孙菲菲的坏话。她透露,自己当初之所以为王阳澄清,完全是因为王阳主动请求,但最终却被大众误解为借机蹭流量。
自此,王阳的“叔圈清流”形象彻底崩塌,取而代之的是“虚伪”、“背刺咖”的标签。这一切并非偶然,王阳的不端行为早有迹象。比如,在白玉兰奖提名风波中,他本应为《追风者》的男配角,而剧组却将他申报为最佳男主角,而真正的男主角王一博不仅没能获得提名,甚至连申报资格都没有。虽然这部剧的剧情、热度和招商都围绕王一博展开,但他却最终一无所获。随之而来的公众愤怒主要集中在剧组的不公平行为,而王阳却成了这场风波的焦点。
这场风波让人开始怀疑,王阳的形象或许早已被虚伪的面具所遮掩。在别人遭遇不公时的沉默已是极大的冷漠,然而更糟糕的是他自己亲手加深了他人伤害的伤口。王阳的形象崩塌,或许也意味着“叔圈”的丑陋一面终于被揭示了出来。演员的角色只是编剧笔下的灵魂,他们的真实人品,我们往往难以得知。也许,我们早就应该意识到:演技并不等于人品,低调并不等于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