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园弄这瓜,吃得大家直呼“上头”!说好的大制作、实力派,结果豆瓣评分直接“扑街”?
这到底是观众老爷们太挑剔,还是电影本身就“拉胯”?
咱先不说这电影是不是真的“烂”到家了,但就这“未播先火”,现在又“火速翻车”的架势,就足够令人琢磨琢磨了。
电影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门生意。可这生意,也不是光靠堆明星、砸钱就能稳赚不赔的。
酱园弄这次算是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别老想着靠“流量”shortcut,故事讲不好,再大的腕儿也白搭。
演员这事儿,确实是酱园弄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杨幂和赵丽颖,这次算是颠覆了以往的“人设”,令人眼前一亮。
章子怡、雷佳音这些老戏骨,更是把角色的细节拿捏得死死的,演技这块儿,没得说。
再说这电影的质感,那也是杠杠的。
昏黄的光影、老上海的街道、监狱里阴影的叠加,处处都透着一股子精致劲儿。
可问题是,光有好看的皮囊,没有有趣的灵魂,这电影就成了“花架子”。镜头再美,演员再好,也救不了这稀烂的剧情和结构。
这就好比,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件高定礼服,结果发现穿上身,愣是把自己穿成了“买家秀”,你说气人不气人?
酱园弄最大的问题,就是故事主线模糊不清。
明明是个“女性反杀丈夫”的故事,结果电影却花大量篇幅去拍警察、拍追凶、拍监狱、拍作家。
这感觉就像,你明明想吃碗炸酱面,结果端上来一盘拍黄瓜,你说这能好吃吗?
詹周氏杀夫,这原本是个极具冲击力的开端。
可整部电影,观众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审、被打、被泼冷水。
雷佳音饰演的男主,那股子“凶狠劲儿”来得莫名其妙,毫无逻辑。非得把女主逼到绝路,可这动机,电影愣是没给个合理的解释。
这主线不清晰,情节上的荒谬就更令人难以接受了。
比如,王许梅和詹周氏的感情,来得毫无征兆。这两个惺惺相惜的女性,情感转变上没有任何过渡。
更离谱的是,王许梅一个女囚,竟然能在监狱里给詹周氏搞了个蛋糕,还过上了生日。
这剧情,简直是“魔幻现实主义”!
更令人无语的是,你说这是女性觉醒电影,可你一上来就把观众带入“她杀了人”的结局,却没给她爆发的过程。
詹周氏的“强”,全靠“死扛”。
没有反击、没有挣扎、没有直接对抗,连一个“老娘就是不服”的眼神都拍得小心翼翼。
这感觉就像,你明明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结果却只看到主角在那儿挨打,你说这能爽吗?
反杀的重点,不在于“杀”,而在于“为什么杀”,在于忍无可忍的那一瞬间,情绪的爆发,那才是情感的高潮,观众的爽点。
可观众感受不到这个爽点,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心理不适。
詹周氏的原型,其实就是一个面相很普通的女性。她尝试过自杀,被救回来之后才杀害了丈夫。出狱之后,她也有了第二段婚姻,有了幸福的生活。
可电影里,她脸上却有一道大疤,很多镜头都在丑化她。这种拍摄风格,简直能直接去恐怖片里演女鬼了。
这感觉就像,电影不是在替旧社会的女性发声,而是在强调,能杀害丈夫的女人,就是恶鬼一般的存在。
更令人迷惑的是,电影里杀猪的片段,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纯粹就是猎奇,甚至虐女的情节。哪怕把猪换成狗、换成熊,都没有这样令人不适的观感。
这感觉就像,导演为了博眼球,愣是往电影里塞了一堆“屎”,你说这能好吃吗?
说白了,酱园弄最大的问题,就是女性觉醒的内核严重缺失。
詹周氏的故事,其实有很多立脚点可以挖掘,只是导演没拍。
比如,詹周氏在被捕入狱之后,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心气,她认命了。重新让她燃起斗志的,是监狱外替她声援的女性。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女性是如何口口相传,奔走相告,如何在监狱外,与詹周氏有着一墙之隔,却齐心协力勇敢站出来施加社会舆论压力,为她声援的?
电影没拍。
在詹周氏的影响下,有多少情况类似的女性发生了转变?梅婷饰演的女邻居,又是怎样出现了思想上的变化?
电影没拍。
电影在拍什么?在以一种非常幼稚的方式,塑造女性角色。
有着先进思想的西林要抽烟,监狱里的王许梅要有说不清的男女关系。在编剧和导演的视角下,思想优秀的女性,必然是要“出格”的。
这感觉就像,导演觉得,只有抽烟、搞暧昧,才能证明一个女性是“独立自主”的。
外面的西林,精心打扮,优雅地吸烟;里面的王许梅,蓬头垢面,贪婪猥琐地吸烟。
有这些设定,并不是不能被接受,而是只有这些设定,只会用这种肤浅幼稚的方式来塑造女性,就很浅薄。
现在回想,就连西林这个角色,现在来看也只是喊口号的工具人。观众看不到女性强大和女性觉醒的内核,这就是这部所谓女性题材最大的问题。
电影并非在女性觉醒上毫无看点。杨幂饰演的角色王许梅被观众喜欢,就是因为这个人物存在觉醒的转变。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说,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脑子、奶子、肚子。后两个很明显就是性价值和生育价值。
王许梅也试图用这两种价值,换取生存的机会。但王许梅被处于死刑。死之前,她猛猛捶打自己的肚子,捶打自己未出世的孩子。
这其实就是一种反驳,一种觉醒。
这样的人物弧光,人物深度,在女性题材中才适配。只可惜,就连这一处也只是点到为止。
酱园弄的失败,不在演员、不在质感,而在剧本。
想拍女性题材,别只会扮丑。想说女主成长,就要真的聚焦女性的痛苦,拍出女性的思想进步。
至少让观众看到女性如何从一场泥潭中挣脱,再站起来反击,而不是只看到她从头被打到尾。
我们要看的,不是女人怎么哭、怎么惨,而是她们怎么一刀捅破旧世界,是怎么站在一起肩并肩。
这电影啊,有时候还真不能光看“噱头”,还得看“里子”。这酱园弄啊,怕是真要凉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