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今年夏天最值得追的综艺节目,非《一饭封神》莫属。
尽管炎炎夏日常常让人食欲不振,但恰恰是在这种时候,一档充满美食诱惑的节目能够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治愈感。而《一饭封神》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谢霆锋的加入,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节目格局。《一饭封神》与传统的厨王争霸节目截然不同,它突破了常规的参赛门槛。在这个舞台上,不分性别、年龄、身份,真正的焦点只有一道道菜品之间的比拼,因此也被誉为“味觉的华山论剑”。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档综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凭借的正是其三大独特优势。
01 专业性为亮点,非作秀型综艺
节目组这次阵容不小,100位厨师齐聚一堂,竞争激烈。其中,16位顶级大厨,包括米其林和黑珍珠的主厨,均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与之对抗的是84位新锐厨师,这些街头摊主和网红厨师展现出了美食的平民化风貌。首轮赛制的紧张气氛尤为突出,84位新锐厨师中,只有16位能够晋级,进入与顶级大厨的对决。这意味着淘汰率高达81%。
在这种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每个选手都拼尽全力,力求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而评委也以极其严格的标准来决定谁能够晋级。若你以为这只是一个轻松的娱乐节目,随便谁都能晋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例如,第一个出场的“后厨花米兰”,她做出的炭烤青花鱼,色泽新鲜,摆盘精美,然而谢霆锋品尝后却发现鱼腥味严重,认为形式大于内容。对于他来说,外表华丽却失去内涵的菜肴,无法打动他。这是许多选手常犯的错误,过度追求外观的精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口感与味道。而谢霆锋对菜肴的严格要求,无疑为节目注入了更多的专业性和深度,这也是《一饭封神》区别于其他综艺的关键所在。
02 美食与人生哲学的交织,人人皆能成为大厨
《一饭封神》不仅让观众眼花缭乱于各种美食,它更深刻地展示了美食背后所蕴藏的哲理。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烹饪不只是日常的劳作,它蕴含着无数的生活智慧和人生感悟。
其中,71岁的“灶台老顽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烹饪生涯源于曾经贫困的生活和艰苦的体力劳动,他的梦想只是能够“吃香的,喝辣的”,这份朴素的愿望,直击人心。正是这份朴实的初心,促使他创造出了光头香辣蟹这一招牌菜,让谢霆锋都为之点赞,最终成功晋级。
还有“光头火夫”,他与周星驰电影《食神》中的角色如出一辙,他没有做复杂的菜肴,而是选择了最为简单却充满情感的蛋炒饭。尽管加入了高端食材,但本质上,这道菜依旧回归了生活的朴素,直达观众的心底。
另外,“寻真味美叔”则通过“一鸭十吃”的方式,展示了食材的100%利用,完美诠释了“珍惜食材”的理念。看完他的烹饪过程,观众纷纷表示跃跃欲试。
《一饭封神》向我们传递的核心观念是:厨艺不仅仅关乎技艺的精湛,更关乎付出与用心。每一位厨师,都可以成为食神,重要的是在做菜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满足。
03 打破刻板印象,女性厨师展现风采
这档节目给我带来最大的惊喜之一,是众多女性厨师的出色表现。在厨师行业中,男性厨师占据了大多数的位置,但在生活中,厨房里常常是母亲和妻子们的身影。而在这个节目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女性厨师在证明她们的能力,她们不仅能够在家里掌勺,也能在这个传统男权占主导的行业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伦敦面条女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在伦敦推广西安油泼面的十年里,把中国美食文化带到国际舞台,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虽然遗憾地被淘汰,但她的表现无疑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还有“化学系靓厨”郑紫欣,她通过对化学原理的深刻理解,把科学融入美食中,精准控制火候与味道,用一盘新式惠灵顿牛柳打动了评委。
而川菜女王曾怀君,则用自己的实力打破了“女性难以掌勺”的偏见。她的川菜连续7年获得米其林星级,证明了女性在烹饪领域的无限潜力。
谢霆锋曾说过:“在这个时代,女性可以在各行各业中闪耀。”看着她们从家中厨房走到镜头前,甚至走出国门,传播自己的美食理念,这让我深感欣慰。
04 美食的道理,犹如人生哲学
曾经在观看电影《食神》时,我并不完全理解其背后的寓意,但当我与《一饭封神》结合起来回顾时,才恍若明悟:美食的意义远超“填饱肚子”,它承载的是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
“民以食为天”,这不仅是因为美食能够滋养身体,更因为它是我们平凡日常中一抹亮色。每个人都能从美食中感受到幸福,而作为厨师,他们的使命正是将这份幸福通过每一道菜传递给他人。
在当前的综艺节目环境下,观众早已对无休止的争吵和噱头产生了厌倦。而《一饭封神》凭借真诚与专业的态度,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意义的美食竞技节目。它的价值,不在于“封神”,而在于“这一饭”。只要用心,人人都能成为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