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地球超新鲜》第一期之后,我立马截图,接着就转发给闺蜜:「别再刷那些恋爱脑的短剧啦,真正的下饭宝贝在这儿呢。」
这档节目没有特意依靠剧本去制造笑点,而是将社恐、社牛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人群,都放置在同一个场景里,把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却又很难展现的「尴尬社交」,变成了一场大型的人类观察实验。
和「五哈」那种靠邓超以及陈赫打嘴炮的情况有所不同,它将笑点巧妙地埋进了社交规则的小机关当中:社恐的陈星旭,被一群社交悍匪所包围,硬是被逼迫成为了全场的C位,这种「被迫营业」所带来的喜感,着实太过真实。
先说陈星旭。
第一期破冰的时候,陈星旭就像是待宰的羔羊,陈赫见面就指挥他「把外套脱给李乃文」,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陈星旭的耳根子瞬间就红了。
节目组显然摸透了这种心理,于是把「社恐VS社牛」做成明线。
龚俊操控着陈星旭,大声地喊出「孙红雷我爱你」,不过陈星旭却不小心口误,转为了电音,这致使全场的人都笑得有些迷离恍惚。
我暂停回放三遍,突然意识到:好笑的并非梗,而是陈星旭在那一瞬间「想逃却又不敢逃」的微表情,就如同被闺蜜推上去要微信的我一般。
李乃文直接摊牌「录完这期不录了」此话语快速地把原本略显尴尬的氛围,提升到了一个更具代表性的话题层面。
弹幕齐刷「互联网嘴替」,因为我们都幻想过有人替自己说出「我真的想逃」。
镜头切给王玉雯。别人还在客气地寒暄着,她已然把那沙发占去了半边,毫不留情地甩出「我不接受道德绑架」。
径直坐到C位之上,将那社牛的理直气壮演绎得如同爽文一般。
我闺蜜在弹幕中疯狂刷屏:这姐简直就是我的嘴替。
的确,在聚会之中,那个敢于掀桌子的女孩永远最为吸睛,我们所喜爱的并非输赢,而是她替我们说出了那些不敢言说的话语。
顺着这条线,我翻了《五哈》的同片段并进行对比。
邓超当年的确整蛊过新人,不过是以游戏的输赢来作为缓冲;而在《地球超新鲜》中却直接将人设当作机关,陈星旭的社恐反而成为了笑点本身。
这就如同在朋友聚会里,有人总是拿你怕狗这件事反复开玩笑,第一次或许觉得好笑,可到了第三次,就恨不得翻脸了。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笑点都很低,像陈星旭这样的i人,被e人玩弄,反而成了我们的安慰剂。
毕竟看到明星社恐的时候也会手足无措,顿时让我们觉得,原来不只有「我」会社死,那上次在公司电梯里放了个屁,好像也没那么严重。
但别急着去夸赞真实。仔细来看,陈星旭所被「整」的程度呢,刚好卡在了崩溃的边缘之处,要是再多迈出一步,那便会如同职场霸凌一般。
节目组就好像是精准地计算过观众的道德阈值那般,将「好笑」停留在了「还不至于到需要举报」的那个位置,这种算计,着实是相当狡猾的。
陈赫敢于直接扒下陈星旭的外套,乃是因为他知晓其弟不会翻脸。
不过在屏幕之外的我们,未必拥有这样的底气。
综艺将「友情许可」展示于眼前,却悄然地将「冒犯边界」也予以了标准化。
再想想王玉雯的「虎」被包装成了可爱人设。
可若在现实里真有女生如此强势,那评论区怕是要被「没礼貌」给刷屏了。
综艺的滤镜,把复杂的性格切成了讨喜的切片,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他们想要让我们看到的那一部分而已。
所以我最期待的反转是:下期陈星旭反杀。不用变成社交悍匪,只要他能笑着把外套穿回去,说一句「我冷」就能把整蛊闭环打破。
那时弹幕会不会从「哈哈哈」变成「瑞思拜」?我不敢肯定,但我知道,只有嘉宾夺回叙事权,观众才能真正松一口气。
最戳人的不是笑点,而是他们都在演自己,而我们笑完才发现:原来社恐和社牛之间,差的只是一次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