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因淋巴癌去世,享年48岁。他的突然离世,令无数观众痛心不已。妻子刘继红在葬礼上多次昏厥,几乎无法承受这一巨大的打击。人们都称赞她为罗京的贤良妻子,认为她无私地守护了丈夫的事业和家庭。然而,七年后的她却选择改嫁给一位富商,这一决定让她从曾经的“贤妻良母”,转变为舆论口中的“薄情寡义”之人。
人们纷纷议论,刘继红当年悲痛欲绝的哭泣是否仅仅是演戏,抑或是在伪装自己的真实情感。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刘继红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外界的评价逐渐回暖。
罗京,这位曾经的《新闻联播》主持人,已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国脸”。他在央视任职长达26年,主持《新闻联播》近3000次,创造了零失误的传奇。罗京的声音陪伴了无数家庭,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每当外出归来的孩子们听到他的声音,便知道是时候回家吃饭了。罗京默默地守护了这一代人,从他们的童年到成人的责任,尽管大家并不曾真正见过他。
然而,在2008年7月,罗京的这一切守护戛然而止。那一天,罗京完成了正常的播音工作,却感觉身体不适。检查后,医生的诊断让他震惊——淋巴癌。面对这一诊断,罗京却依然不肯放下工作,他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耽误工作”。他平静地回到家,告诉妻子刘继红这个噩耗。刘继红焦虑不安,劝他尽早退休,专心治疗,但罗京心里挂念着两周后的奥运会,希望能在火炬传递的时刻站在现场。因此,他请求妻子隐瞒病情,直到奥运会结束后再做决定。
在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罗京的身体迅速消瘦,但他依旧咬牙坚持,直到奥运会的火炬传递那天,罗京在强忍病痛的情况下,手持火炬跑完了全程。8月31日,那一天成了观众最后一次在《新闻联播》里看到罗京的身影。那是他从事播音工作26年来,第一次递交了请假条。批假时,相关领导还轻松地调侃他“快退休了,可以好好休息了”。谁曾想,这一句话竟成了预言。
2009年6月5日,罗京终于未能熬过病痛,离世。7月30日,在罗京的追悼会上,他被追授“播音主持界终身成就奖”和“中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奖”,上万名粉丝自发前来送别。妻子刘继红更是几度晕厥,大家都称赞她是罗京最幸运的妻子。
然而,罗京与刘继红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单纯是爱情的范畴。1983年,刚从大学毕业的罗京就被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同时邀请。罗京凭借自己沉稳的嗓音很快在央视成为了《新闻联播》最资深的男播音员之一。事业蒸蒸日上,但感情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人们问起罗京的择偶标准时,他总是腼腆地表示:“喜欢恬静的女孩。” 1985年,24岁的罗京在拜访恩师时遇见了比自己小5岁的刘继红。通过老师的牵线,两人迅速坠入爱河,1988年结为夫妻。
然而,当时罗京正值事业高峰,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为了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刘继红决定辞去工作,成为背后的支持者。尽管如此,刘继红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丈夫,无论多晚,家中总有一盏灯等着罗京的归来。七年后,夫妻俩迎来了独子罗疏桐,罗京为儿子取名“罗疏桐”,寄托了他对儿子的厚望,希望儿子能够品学兼优,前程似锦。
罗京去世的那段时间,刘继红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家庭中。除去丈夫的病情,刘继红还要照顾突发脑血栓的婆婆,同时还得隐瞒罗京即将离世的消息。直到春节,刘继红才将丈夫化妆,带着假发和全家人共度最后一次团圆饭。罗京临终时,她还安排丈夫见了儿子最后一面,但始终未将消息透露给体弱的婆婆。全家人都感激刘继红的付出。
然而,时间总是向前流淌,43岁的刘继红终于在罗京去世几年后,选择再婚。2016年,一位富商进入了她的生活。这个男人不仅深爱着她,也将罗京的儿子视如己出。刘继红选择了再次踏入婚姻,但这一决定却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反应。许多人批评她改嫁,质疑她当年悲痛的表现是否真心。舆论的声音不断,刘继红选择沉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新的家庭中。
如今,16年过去,刘继红依然怀念罗京,每年都会去陵园祭拜他。随着时间的流逝,外界的评价逐渐发生了转变,人们开始称赞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和合格的妻子。她无愧于自己曾经的付出,也无愧于自己现在的选择。
人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是葬礼,第三次是被人们遗忘。罗京的名字不会被遗忘,他的声音和他所带给这一代人的陪伴,永远刻在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