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一结束,熊磊的戏份也告一段落,但田昊却火了,火得不一样。不是那种满屏热搜的流量明星,而是观众记住了他——他有一张“好人永远演不出来”的脸,还有一句“你想发电哪”,一出场就引发了讨论。
田昊原本只是个配角,反派中的“左膀右臂”,但他一现身,冷笑一抬眼,网友直接给吓得起了鸡皮疙瘩。再歪个头,身上那股寒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谁能想到,这个导演随便安排的狠角色,竟然在整部剧中成了最让人不寒而栗、最出圈的人物。嚣张、冷酷、疯癫、话多还不怕打,这样的角色一不小心就容易变油腻。但田昊演起来,却意外地散发出一种让人“又恨又爱”的魅力。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反派角色背后,竟然是一个38岁才开始小有名气的小品演员出身,还是一个“丑”到让人记住的演员。这个故事得从头说起。
### 一、从小品台到观众心里,他是怎么做到的?
田昊来自一个普通家庭,既没有星二代的光环,也没有艺术世家的加持。小时候,他不看动画片,专看小品和老电影,拿着笔模仿赵本山说话。长得不帅,眼睛小、脸长、颧骨高、下巴尖,有人笑称他是“反派脸”,连他自己都说,长得这样,演男主角,观众怕是会出戏。
但偏偏,他就是要演。他考过艺术院校,不止一次失败。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他只能扎进央视的小品舞台——那种中午没人看的小栏目,晚上也就播个短暂的段子。可是他很认真,台下练、台上拼。从《卖画》到《你摊上事儿了》,观众记住了他——“那个特别能贫的男的”,或者“那个逗哏又有点欠的家伙”。
2008年,凭借《面试》小品,田昊获得了央视小品大赛的“最佳男演员”。那时他才30岁,还是一股热血劲儿。这个奖成了他转型的第一步。
他并不满足于一直演小品,他知道小品舞台太小,而生活还长。他希望能走出去,向观众展示自己不仅能逗笑,还能让人害怕。
接下来,田昊进入了剧组,开始跑龙套。《白鹿原》中的岳维山、《剃刀边缘》里的蔡博渊,都是反派角色,嘴甜心狠、看似无脑,实则最坏的官员。导演们发现,田昊能不怕丑,越难演的角色他越能抓住精髓。
真正让他小火的是《理想之城》里的林小民。他把职场“人精”演得淋漓尽致,嘴巴油滑、嚣张、滴水不漏,让人又想依赖他,又怕他算计。再之后,他在《平凡的荣耀》《暗夜与黎明》《美好的日子》里,演的都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角色,但都非常真实。这就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戏路。
而在《以法之名》中,田昊不再是单纯的“配角”,而是全剧的“定海神针”。
### 二、田昊的感情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说实话,关于田昊的感情生活,几乎查不到什么公开资料。他不炒作、不上热搜,也不主动透露私生活。他的社交媒体更新很少,偶尔晒些工作照,几乎不晒个人生活。
圈内人说,他是一个“活得很干净”的人。曾有一次拍戏,有人开玩笑问他,怎么不和女演员互动一下,增加点CP感?田昊干脆回了一句:“我不太擅长演浪漫。”这一句话让剧组笑翻。
他并不是不懂感情,只是演艺圈这个地方,太多“假意动情”。他怕分不清戏里戏外,所以索性划清界限,不碰感情。他曾说,演小品时,他已经把感情当成了技巧,怕自己把爱当成台词,真情反倒流失了。
当有人问他结婚没有,他只是笑笑:“我在演戏,我挺忙的。”这一笑,便没有人再问下去。
他不说,是不想说,还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谁也猜不透。但是从他塑造的角色来看,无论是《理想之城》里的孔仕举,还是《平凡的荣耀》中的林小民,他都能非常细腻地呈现出对情感的理解,说明他对情感的掌握非常到位。
### 三、从“查无此人”到演技出圈,田昊凭什么成功?
要说田昊吃的这一碗“饭”,那可真是最难吃的——他演的是配角中的狠角色,戏份不多,出场就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