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皮特被认为是“全球最性感的男人”。关于他,有句网络流行语很贴切——“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帅哥老了也依然充满魅力。
如果你不服气,那么不妨去看看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新片《F1:狂飙飞车》。这部电影不仅帅哥养眼,电影也看得让人热血喷张。
当然,都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甲之蜜糖可能是乙之砒霜。有人觉得《F1:狂飙飞车》好看,可能也有人欣赏无能。但这部电影即使在暑期档中说不上一流,至少也不会沦入末流。
闲言少叙,说回电影。以下内容有剧透,介意的请绕开。
影片一开始,从男主桑尼·海耶斯的梦就不能看出他有着一段痛苦的回忆。
随后,梦被敲窗声无情打断,原来桑尼正在参加美国戴通纳24小时汽车耐力赛,他小憩一阵回到赛车场,看到车队当前糟糕的排名,桑尼忍不住吐槽自己不过才离开一会。
这样的不利局面正是男主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只见桑尼上场后,一番操作猛如虎,瞬间力挽狂澜,车队荣登榜首,但他却将最后的高光时刻让给队友,只是叮嘱年轻的队友别丢了第一。
比赛的结果是,车队如愿拿到冠军,但男主却坚决不碰奖杯,拿着奖金后只想奔赴墨西哥参加巴哈1000越野耐力赛。不料半路被曾经的同行鲁本邀请去参加F1。
此时的鲁本正焦头烂额,他重金购买了1支F1车队,可2年半过去了,车队没有1分进账。在剩下的9站中如果依然表现不佳,那么车队就会被无情出售。
而F1正是桑尼噩梦开始的地方,他曾经被视为F1冉冉上升的新星,前途大好,却不料因一场车祸而瞬间跌落。但桑尼还是选择为朋友而重返F1。
如果你以为这是个F1赛车手暮年后重返战场,凭借实力创造辉煌的故事,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让你有些意外。
因为桑尼在F1比赛中的确展现了一定实力,但他也各种运筹帷幄地花式耍诈,以此让车队提升了排名,得到车队不少同事的认可。
特别是技术总监凯特,在佳绩不断的刺激下,设计出进一步优化汽车速度的配件。作为F1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技术总监,凯特渴望车队能用胜利证明自己的设计水平。
桑尼也向凯特坦白心声:他重返F1,不是为了名或利,而是因为发现手握方向盘能让他内心安静。
相比之下,桑尼的队友、车队原本的头号车手、F1后起之秀的乔舒亚的新路就复杂多了。
起初他对年长的桑尼带着嫌弃和敌意,两人互不相让,因此发生了一些冲突。乔舒亚甚至在一次意外中被烧伤双手。
作为年轻车手,乔舒亚当前十分有危机感,在媒体面前竭力保持微笑,接广告,想方设法维护粉丝,却被桑尼指出,有天赋,可惜为赛车之外的事情分心太多。
年轻气盛的乔舒亚怎么能接受桑尼的评论?但很快事实就证明桑尼所言不虚。逐渐成长的乔舒亚最后选择了主动将机会让给桑尼。只不过他臭屁地说,那是因为我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而桑尼也不负众望地创造了辉煌成绩。但大家在庆祝的时候,桑尼却选择逆向而行,不计经济回报,参加了巴哈1000越野耐力赛。
在巴哈1000越野耐力赛中,尽管从F1花费众多的座驾换成了黄沙中的越野车,从F1的头盔变成了简陋的挡风镜,可桑尼依然从手握方向盘中感受着驾驶的快乐……
喜欢F1的观众有福了,因为在电影《F1:狂飙飞车》中,可以看到不少知名F1赛车手,比如费尔南多·阿隆索 、刘易斯·汉密尔顿……
甚至几位看似打酱油的配角,其实也是F1的风云人物。
比如电影中有段情节是3位领队一起接受采访,除了鲁本外,另两位可是F1的名副其实的真领队:黄衣服是迈凯伦领队扎克·布朗、红衣服是法拉利领队弗雷德·瓦塞尔。
至于想挖乔舒亚的墙角却被告知“排队去”的那位,可是奔驰车队CEO托托·沃尔夫……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电影中许多地方不合逻辑,比如怎么会有车手在比赛中自己制定策略、不听队内通讯指挥、故意撞车触发安全车来赢得比赛?
实际上,在F1这种世界顶级赛车比赛,居然有61岁的老头,在阔别比赛多年后还能复出,并拿下分站冠军,其实也不太符合逻辑。
但如果真要完全遵循现实逻辑,或许不如直接去看一场比赛更好。毕竟电影没说是以哪位现实人物为原型,那么何妨不大胆做个梦呢?
也许现实中不会有六十耳顺的老年赛车手在F1笑傲江湖,但电影男主角却是实实在在地年逾六旬了。看他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身材和体力,何尝不是一个传奇?
作为不了解F1的观众来说,尽管电影对F1突破300公里每小时的赛车速度没有直观表现,也没怎么介绍F1比赛的太多信息,但从片中许多一晃而过镜头,也不难窥见这项赛事的魅力。
2025年暑期档,《F1:狂飙飞车》也许不是最精彩的电影,但也不会是最烂的电影。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