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执导的电影《戏台》目前的票房已超过6000万,这一数字远超预售时的4000万,且仍有上涨潜力,标志着陈佩斯已经成功启动了盈利模式。如今71岁的他,若不是对拍摄电影的执著,或许难以体会到娱乐圈的冷暖之事。身为一位资深艺术家,他面临的却是没有流量明星的传统题材作品,投资方自然不愿轻易投入资金。
为了该片,陈佩斯多次寻找投资者。然而,他的后辈演员对他的敬重和支持让他减轻了不少负担,甚至可以选择零片酬出演。随着票房逐步攀升,陈佩斯的内心必定感到无比欣慰。但惟有优质的作品,才能赢得良好的口碑。以讽刺意味丰富且经典的《戏台》为例,真切激发了每位演员内心深藏的喜剧细胞。
以大帅这一角色为例,其存在本身就显得极具喜剧效果。对于老百姓而言,在战乱年代,大帅往往几天就会更换一次,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身,静待下一任大帅的到来。而戏园子则是大帅们最为宠爱的场所。影片中,大胡子这一角色霸道十足,刚刚享受到的帝王待遇却在未听完戏曲时,就被新一任大帅所取代。
紧接着迎来的则是新一轮的大帅。陈佩斯在此方面深谙观众心理,没有让新大帅露面,仅仅在城墙上挂了一张他的照片,而这张照片也恰好成为整部电影最大的笑点。因为这位新大帅正是脱口秀演员徐志胜,他的照片外形滑稽,龅牙和眯眼显得极不符合率领战斗的设定。
偏偏这样一张照片却让原本心情沉重的观众们捧腹大笑!这就是徐志胜的魅力所在,即使没有一句台词,他站在那儿的瞬间便成了笑点。陈佩斯的绝妙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让徐志胜出镜,只是用了他的定妆照,便巧妙地为新一轮的故事埋下伏笔,激起观众对新情节的期待。
徐志胜之所以能在这部剧中显得如此悠闲,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尽管他角色简约,陈佩斯仍将他的名字列入演员表,彰显了这位老艺术家对演员的热爱。正因如此,许多演员乐意为其零片酬出演。至于徐志胜是否提出片酬,凭其品质,他可能并不会开口。陈佩斯作为春晚的表演艺术家,是众多喜剧演员的偶像,连像黄渤这样的演员在面对此人时,也不免带着几分敬畏,更别说徐志胜。
借助一张照片就能引发全场喝彩的徐志胜,无疑是整部剧的最大赢家,而他既获得了面子,又带来了笑点,还让观众因他对陈佩斯下一部作品期待加深。想必徐志胜本人也未曾料到,仅凭一张照片就能为影片增添如此多的票房,这足以称为他一生中的谈资。当然,证据也显示,陈佩斯的选角眼光确实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