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里二奶奶把杨九红的孩子抱走,看着像是一时高兴没搂住 —— 黄春和姑奶奶把孩子抱来给她瞧,她一喜欢,就再也舍不得送回杨九红身边了。可你真往深了想,二奶奶这举动哪是临时起意?这里头的门道多着呢。
先说说二奶奶这个人。她可不是那种头脑一热就办事的人,当年为了把白家的产业夺回来,能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心思细得像筛子。可到了孙女这事儿上,她为啥连商量的余地都不给,直接逼着白景琦从杨九红手里把孩子抢过来?
说白了,在 “杨九红能不能养孩子” 这事儿上,二奶奶早就没耐心等了,也等不起了。有些事拖着拖着就容易出乱子,她向来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主儿,索性来个快刀斩乱麻。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绕不开杨九红的出身。
二奶奶打心眼儿里瞧不上杨九红,就因为她以前是窑姐儿。在那个年代,风尘女子的身份就像道迈不过去的坎,二奶奶觉得这种人连自己都管不好,咋能教好孩子?怕是把孩子带歪了都不知道。
杨九红能被拦在白家大门外,可孩子不一样,身上流着白家的血,总不能连孩子也往外赶。更何况还是个丫头片子,二奶奶向来不觉得女孩就低人一等,反倒觉得女孩更得好好教规矩、学文化,放在自己跟前疼着才放心。
别看二奶奶平时对子孙严厉,其实心里疼孩子疼得厉害,就是疼人的方式不一样。
在她眼里,儿子就得出去闯,像当年把白景琦赶出家门,看似狠心,实则是逼着他成器;女儿就得留在身边护着,比如白玉婷,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面,被宠得像块宝。如今来了个孙女,自然得攥在自己手心里才踏实。
再往深了说,二奶奶抢孩子,也是想让杨九红知难而退,赶紧离开白景琦。
她逼着白景琦动手抢孩子,就是故意往杨九红心上扎刀子。哪个当妈的能受得了亲生骨肉被硬生生夺走?二奶奶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娘,这点她比谁都清楚。
她就是想让杨九红疼得扛不住,主动卷铺盖走人;就算不走,也得让她跟白景琦之间闹点嫌隙。后来白景琦真的从杨九红怀里把孩子抢走,他在杨九红心里那点 “爷们儿” 的分量,估计也碎得差不多了。
可二奶奶没算到杨九红这么能熬。孩子没了,她愣是没走,说到底还是没地方去,日子没个寄托,只能死赖在白家。
还有个藏得更深的原因 —— 二奶奶想把白景琦彻底拴在白家。
当年白景琦为了娶黄春,被她赶出家门,二话不说就奔了济南府,自己闯出名堂。可到了佳丽出生这时候,白家早就不是当年的光景,千疮百孔的,二奶奶也老了,身边离不了能扛事的人。白景琦有本事,她心里门儿清,但母子俩之间始终横着个杨九红。
要是杨九红抱着孩子跟白景琦闹,要么让他离开白家,要么逼着家里认下自己,保不齐白景琦就动摇了。把孩子攥在手里就不一样了,白景琦再混,也不能不管亲生闺女,自然就踏踏实实在白家待着了。二奶奶摸透了自己儿子的脾气,这步棋走得够狠。
最关键的一点,是想让这孩子跟杨九红的娘家彻底撇清关系。
在二奶奶看来,杨九红的家人根本不配叫亲人 —— 当年为了活命,能把自家闺女卖到窑子里,这种人的心肠比石头还硬。要是让孩子跟他们扯上关系,指不定被坑成啥样,往后少不了被拖累。
后来的事儿也真应了二奶奶的眼光。杨九红在白家风光的时候,明里暗里帮衬娘家不少,白景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可等杨九红晚年在白家过得凄凄惨惨,娘家那边连个来看望的人影都没有,照样冷血得很。再看黄春的哥哥,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还总惦记着妹妹,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看《大宅门》就知道,二奶奶办的事儿,从来没有一时冲动的。每一步都踩着算计,每一招都藏着心思,抢孩子这事儿,看似狠心,实则是她权衡利弊后的决定。你要是细琢磨,是不是这么个理儿?